7月24日,本报第2版刊登的《女儿无节制借贷 全家为此已还13万余元》,讲述了年轻人小周无节制借贷,拖累一家人的事情。去年底,本报也曾报道过一位男青年小王欠下16家网贷公司10万元的事情。遭遇类似事件,究竟该怎么办?本期民生会客厅,我们一起关注这个话题。 主持人 沈珞 本期嘉宾: 孙伟 区金融办综合科科长 孙凯 区公安局刑侦大队综合室主任 张奇军 人民银行奉化支行信贷部副主任 乐嘉波 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 吴女士 市民 “宝瑞SI” 网友 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借贷 主持人:像小周和小王因借贷拖累一家人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张奇军:类似小周和小王的情况,我们每年都会遇到五六起,不少家长对自己子女的不良信用记录和借贷情况感到惊讶,因为事先家长对此都不知情。 这些成年子女,他们有的不符合银行借贷条件,转而通过这些平台借贷,不需要通过家长,就能比较容易得到贷款。这些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借贷企业都是合法的,所以借贷双方的借贷也都是合法行为,只能说年轻人自律不够,责任心不强。 孙凯:有的人确实急需用钱,但因条件所限无法通过银行借贷,情急之下求助其他借贷平台,既没有对借贷条件考虑太多,也没有对自己的偿还能力做准确的判断。这样的人不分群体,不分年龄。甚至部分人还会陷入不断举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 乐嘉波:近年来,P2P等线上借贷纠纷在增多,债权人诉诸法律解决,债务人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从这个平台到那个平台,屡屡借款,积累债务。去年,奉化也有一位债权人,通过一个网贷平台借款给省内外的人,部分借款未能及时收回,不得不诉诸法院。 吴女士:这些借贷企业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补充,可以研究一些更妥当的操作方式,监管机构加强把关,做得更好。 宝瑞SI:大宗借贷,比如买房,肯定是通过银行,但我尝试过网贷,也比较方便,只要及时还款就不会有问题,平台也会及时通知还款。既然是国家审批出合法的,肯定有存在道理。 识别借贷陷阱和合法借贷 主持人:现在各种名目的借贷很多,我们应该怎么选择? 孙伟:目前,我区有合法资质的小额借贷公司只有4家,是为了支持本地小额信贷需求,经宁波市政府审批同意的,根据每个县市区的经济总量、金融服务现状等情况核定的。我们对全区的小额借贷有一个大数据监测,今年三四月份,据此取缔了一家没有资质的小额借贷公司。 孙凯:有一种以借贷为名行诈骗之实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称之为“套路贷”,是公安机关近期重点打击的现象。此类案件一般有这些特点:犯罪嫌疑人先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并以“违约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合同”及车辆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合同。比如被害人实际拿到手1万元,合同上却是2万元,还要抵押价值10万元的车辆。并通过制造银行流水记录的方法,刻意造成被害人已经取得合同所借全部2万元款项的假象。然后,犯罪嫌疑人认定被害人违约,并要求被害人立即偿还借款,在被害人无力支付的情况下,再故意介绍其他假冒的贷款公司或个人,与被害人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最后提起虚假诉讼,通过胜诉判决实现侵占被害人财产的目的。 乐嘉波:比较正规的P2P网络借贷,网络平台一般只提供信息中介服务,不提供保本保息承诺,出借方需要自行审核风险,借款人一旦违约,除要向出借人偿还本息外,往往要向平台支付高额中介费及违约金。 借款人借款时要考虑自己的消费能力、偿还债务能力,借款后及时还款以免影响个人信用。而出借人涉及大笔投资的时候,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不要轻信平台高收益、低风险的承诺。双方都要尽量选择正规的低风险渠道借贷,网络平台大多起到中介服务作用,没有放贷、吸储资质,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平台公司经营范围。 遭遇借贷纠纷怎么办? 主持人:如果遭遇借贷纠纷,该怎么做? 孙凯:遭遇“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并保留好证据。但如果是正常合法的民间借贷,这属于民事经济纠纷,应通过民事诉讼的手段解决。但如果债权人在追债过程中采用暴力追债,有殴打、伤害、毁坏财物、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行为,当事人可以拨打110报警求助。 张奇军:成年子女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需要提醒市民,合理消费,谨慎借贷,维护个人信用,不要因此影响生活,带来不便。 乐嘉波:出借和还款的过程尽量不要现金交易,如果诉诸法律,保留必要的证据,一旦涉及纠纷,借款人自愿支付的年利率36%以下的利息无法返还,未支付的部分,法律只保护最高24%的年利率。 主持人的话—— 不管是小额借贷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必然有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出借人和借款人都要对此有清醒认识,认识到理财有风险,了解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通讯员 应伟健 陈群力协助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