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认识虞燕,是在一个论坛的文学版块里,确切地说,我们一开始是网友。屈指算来,快10年了。彼时,在文学版块发帖,围观跟帖各抒己见,很是热闹,久之,自然形成了一个圈子。虽然互不认识,但大家都是文学爱好者。 事隔3年,在一次征文比赛的颁奖晚会上,见到了生活中的虞燕。她居然是坐着轮椅的,隔着屏幕,完全感觉不出来。她热爱写作,热爱生活,内心阳光,打字飞快,穿衣化妆有自己的心得,还自诩是枚吃货。除了文学,我们更多了一层生活上的交流,对她,也多了一份敬意。 2014年起,她由青春言情小说转为纯文学小说创作,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找到“组织”了。我们一起加入了作协,聚集在《雪窦山》文学季刊。每每写完,交换着看,点评修改,遇上好的文本,也会互相阅读交流心得。日子看起来,是不动声色的,但那3年,对我们来说,是进步很快的3年。2017年,她的小说集《隐形人》列入宁波市青年作家创作文库第4辑,这应该是她两三年积淀的成绩。更可喜的是,同年她创作的小说《理想塔》在宁波文学周上,受到各大刊物主编的青睐,这些都证明了她的实力,可以说是她的第一次飞跃。 《隐形人》是虞燕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里面收集了近年来创作的9篇小说。《隐形人》是其中的一篇短篇小说,以此作为书名,可见作者对它的偏爱。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坐轮椅的脑瘫女,常常通过想象来填补自己对情感的渴望,这种想象很奇特,看似奇特的想象出现在生活中却是合乎常理的。脑瘫女是一位隐形人,不如说作者就是一位隐形人,她隐在生活中,对光怪陆离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看似美好的生活表象下面,涌动的是深不可测的人性。虞燕的小说语言带着一抹幽默,不拖泥带水,很清新。 从这9篇小说中,可以看出她创作的风格,以各个行业的女性为主人公。她笔下的女性,个性鲜明,经历多姿多彩。囿于虞燕的自身条件,我有时奇怪她怎么能写出这么生动的一个个女性来。她告诉我,多阅读多观察多倾听,她的文学储备来自下意识的心灵积累,用评论家对她的评论来说,她是一个有文学天赋的人。 《你不只是你自己》是小说集的第一篇小说,这是一篇以当下婚姻、家庭、情感、养老、教育等为话题的小说,作品将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面临上述一切生活场景时所处的无奈窘迫的情境再现出来。 从某个角度来说,生活就是一张大网,我们是网中的一条鱼,为家庭为工作为情感所囿,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每个人的属性,作者用几个人物的命运告诉我们,你不只是你自己的。“你要为整个家庭考虑啊,你不只是你自己。”丈夫的话令女主人公何乐语塞。“我不是故意不回去的,我现在没办法跟你讲我的处境,只能说,每个人活着,你就不只是你自己了。”何乐的姐姐如出一辙的话,令何乐悚然。何乐懂,在强大的生活面前,懂有时也许还不如不懂,因为懂,解决不了什么。在严肃而沉重的人生命题面前,每个人就像网中的一条鱼,拼死挣扎,哪怕鱼死网破,也逃不脱命运的藩篱。就像虞燕说的“那条最微小的鱼,一下子就被风浪旋进了无边的黑暗里”。 在这篇小说中,虞燕塑造了4个人物,不堪重负的何乐,张开双臂跃下的何欢,为生计打拼的丈夫,日渐佝偻的父亲,最后何乐的丈夫和姐姐殊途同归表达:“你不只是你自己”。作者以自己决绝的敏锐与耐心,把当下家庭中所背负的养老、子女与老人的矛盾、孩子教育、夫妻两地分居的情感雷区、职场上透支生命的打拼、二胎、离异、抑郁症、神经衰弱、自杀等一系列既琐碎又重大的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无情地表述出来。令何欢悲情的是,“如果让她重活一次,她依然不知道该怎么活”。何欢的纵身一跃、不愿离乡的父亲、未生先死的胎儿,对照一下周围的世界,这不是故事,是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的家庭生态。 小说是隐形的说书人,无疑,虞燕就是一个说书人,用写作比别人多了一个世界。她对琐碎生活的准确呈现,这样的惊醒与警觉,让人在掩卷之后,沉思良久。比如《蜗牛》,拿捏的是当今教育的困惑,以及如何面对学校、家庭教育及孩子成长之间的一系列问题。 《隐形人》,由宁波出版社出版。虽然是虞燕的第一本小说集,从文本的质量来说,是成熟的,期待虞燕将有更大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