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眼:《北鸢》善用中国特色符号,对京剧、茶艺、纸鸢、书法、绘画、印章、服装、饮食,甚至武功等传统文化均有考究。该书以民国时期襄城的民族资本家卢氏与士绅家族冯家的联姻为主线,刻写卢文笙的成长史。风筝符号不仅是书名,而且是全书串珠,一路旖旎而来,不可或缺,且用大量典故,涉及“扎、糊、绘、放”四艺。《北鸢》的风筝符号隐喻丰富,带出主旨寓意,不可小觑,有结构串针、情感隐喻、实用救急、哲理寓意等重要叙事功能。 历史人物:《北鸢》写天津、上海、北京、大连等真实城市,但最重要的叙事空间——位于中国南北交界处的襄城,则是虚构的。空间叙事真真假假,实验空间架空叙事,跨度宽广:襄城商铺,天津义租界,日本人入侵,城里人往乡下逃难,边区抗日革命根据地,上海租界生意场……纵向、横向、斜向错接,有条不紊。既有家史的真实基础,也有虚化的空间和时间场景,虚实默契,多头并进。不时插入老年仁桢的回忆,仿佛显现构思过程的后设叙事。《北鸢》不仅以古鉴今,更是以今视古,叙事视角宏阔多元。 唐诗宋词:《北鸢》开辟“新古韵小说”,是古风人格与风格的统一,承续孔孟儒家的向善传统,注重追溯民间精神、弘扬民众大义;既有史诗色彩,也继承了抒情传统,且抒情比重更大,文气更足;既传承古典因素,也开拓时代新变的因素。先锋小说多讲究形式的西化新奇,而《北鸢》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朝中国古典看齐,因此在文坛更独树一帜。在当前弘扬传统国学的时代语境下,葛亮开拓“新古韵小说”可谓恰逢其时。前有领头,未来,“新古韵小说”类型想必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