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A4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2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草鞋

    􀴁王述梓

    草鞋,也叫芒鞋,历史悠久,被称为鞋之祖。明代李时诊《本草纲目:草鞋》载:“世本言黄帝之臣始作履,即今草鞋也。”在古代不仅平民百姓穿草鞋,上层社会也穿草鞋。我国农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草鞋是农民所穿的主要鞋类,他们除了重要日子穿布鞋,其他上山下地、挑担拉车等劳动皆穿草鞋。那时曾有一句话叫做“考上大学穿皮鞋,考不上大学穿草鞋”,穿草鞋一度成为农民的代名词。

    在我的家乡洪溪一带,草鞋有两种,一种叫牵牛郎,用籼稻草编织,粗糙而不耐穿,五、六十年代市场上3分钱一双。即便只是3分钱一些农民也穿不起,因为那时一些生产队一天工分只有五六角钱。而一双牵牛郎只能穿一天。另一种草鞋叫石板草鞋,用络麻作鞋筋,糯稻草编织,这是农民普遍自做自穿的草鞋。

    打草鞋可说是当时农民的一门必修课。那时农户都在旱地上种有络麻,络麻主要用来打绳。那时麻绳是农家必用之物,因此农户家家户户都有络麻。因为用络麻作鞋筋的草鞋紧密结实,穿着既舒服又耐穿,上山打柴踏在柴根上或石子上都不会伤脚,所以称为石板草鞋。

    做草鞋要有工具,工具很简单,只需一个编织架子和一个木榔头,多数农民家有这两种工具。编织架子是木制的朝上装有六至八根手指般的木指,和可以固定在长凳上的底座。

    我10岁时开始上山打柴,不久学会了打草鞋。我家没有做草鞋的工具,我就向邻居借来木郎头和编鞋架子,做石板草鞋。先用木榔头把络麻和稻草敲熟打软,方法是把一小捆稻草或络麻放在石板上,人坐在凳子上,双手举木榔头敲打,同时用双脚配合翻动,直到适用为止。然后开始编织草鞋:搬来一条那时农家常用的长凳,把织鞋木架子固定在凳子的一端,面对木架子骑马式坐在长凳上,把稻草放在身后;先把络麻搓成一定长度的两条绳,挂在架子的4根小木指上,用作鞋筋,到鞋头处束成一根,作为鞋带,缚在人的腰上,把鞋筋拉直。接着织鞋体。编织的方法是从鞋头开始,先用二、三根稻草搓成绳子状,从右边或左边把边上的一根鞋筋包进,然后一压一挑作纬线穿到另一边,用手指勒紧,然后折转再一压一挑穿回来,每当稻草用到半根时,即添两根稻草,草头朝鞋底,同样把稻草搓成绳子状,来回作纬线,直至一只鞋织成,最后织好鞋后根。另外在织到鞋的约三分之一时,鞋的两边要用络麻各装一个鞋耳,这样一只鞋就完成了。然后照样做另一只。穿着自己打的草鞋感觉特别舒服。

    我做草鞋一直做到1951年底,在1952年春考入奉化师范后,就再没有做过草鞋。60多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农民出工一般都穿跑鞋或高筒套鞋,现在家乡农民打草鞋、穿草鞋已经成为历史,种络麻也已罕见了,但草鞋作为工艺品,在旅游市场倒常常看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