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A4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0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井:一样秋分,别样韵味

    □记者 陈培芳

    一年四季,轮回不断,大自然是最知道时令的。古籍《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一把剪刀,将秋天分成两半。“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秋分,夏末的热烈和中秋的凉爽被太阳的视线平分成一种清淡。

    山里的时令,总比外面的来得更加鲜明。黄灿灿的水稻田,开始泛红的枫树林,和那吹拂在身上凉丝丝的秋风,这一切,无不告知着人们,秋来了。

    秋分前后的一日清晨,闲来无事,与好友驱车前往大堰觅秋。车子漫无目的地行驶在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上,山中雾气还未散去,山风中夹杂着青草的香味,耳边不时传来脆生生的鸟鸣声,一路苍翠一路风景。

    忽见路边有一观景平台,上书“观龙亭”三字,便不明所以地询问身边的好友:此处无龙,何来观龙一说。好友指着下方的那个村子,笑着告诉我:喏,这个村子就有龙。

    原来这是到了石井村了。

    站在观龙亭远眺,初秋的石井村淡雅、清丽和丰实,这样的精致,让我欲说无言,欲罢不能,一时迈不开脚步。从春叫到夏的蛙声,渐渐送走了青绿,迎来了满山的金黄,那黄不是平面的画,而是随风翻滚的金涛。片片黄绿相间的梯田,如同一条条丝带堆放在一起,堆堆叠叠的与崇山峻岭连在了一起,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勇气与魄力!一幢幢统一颜色的粉墙碧瓦的山中民居拔地而起,错落有致,这才是最让人叹服的地方,这也是最美丽的地方。饮食秋味,沐浴秋光,衣染秋色的乡野人家,他们几乎是秋的形象写照。

    在观龙亭小憩了一会,便迫不及待地进了石井村。石井溪穿村而过,一位头戴斗笠的老人在溪边悠闲垂钓,几只鸭子在小河里忙碌着,撅起尾巴,把头扎进河水里,寻找着美味。石井溪旁有一座古朴的村民议事亭,是村里专门为了调解纠纷、共同商议村中大事而设,淳朴善良的村民,用自己独特而又原始的方式,营造了邻里互助的大家庭氛围,维系着小山村的宁静祥和。

    行走在村道上,一不注意脚下踩到了一个圆滚滚的小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村道旁的板栗熟了落到了地上。秋风起,栗子树上挂着的毛茸茸的板栗果,再也不愿在那窄小的空间里呆下去,纷纷撑破像刺猬似的肚皮,探出它们光溜溜的脑袋,窥探这个金黄的世界。也许是这个世界太美丽,也许是这个世界太神秘,它们都会拥挤着挣脱树的拥抱,去闯荡外面精彩的世界,纷纷落下。俯身拾起一颗,板栗跟小刺猬差不多,满身的硬刺虎视眈眈,满脸的凶神模样不得不让人心有余悸,小心翼翼地剥开一颗,一嚼,脆生生的,甜甜的,满嘴秋天的味道。

    到了石井村,石井龙潭那是必须要看一看的,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毫不费劲地找到了龙潭。许是为了补偿我们跋山涉水的到来,到达龙潭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绵绵细雨,加上瀑布飞流而下产生的水汽,为这龙潭飞瀑平添了几分神秘。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喧腾的水声在山谷轰鸣,龙潭上的飞瀑犹如一条银龙凌空出水,中途碰着山石边缘,喷珠吐玉,烟雾轻舞,气势磅礴。两旁山坡上树林郁郁葱葱,在风中摇摆不定;翠绿丛中,不知名的花儿散落林间,在水雾的滋润下,尤为娇俏可人。看见过无边无际的大海,游览过清澈见底的河流,却从没见过石井龙潭这样的潭水。细看龙潭,碧水泱泱,树影幢幢,崖壁如刀削斧凿,崖脚怪石,汀芷竞秀,绿荫覆盖四周。从高处往下看,潭水平静柔顺,给人以舒畅的感觉,再加上周边绿树倒映着,更像是一块毫无瑕疵的翡翠。突然想到,倘若这山溪没有面前的峭壁悬崖,倘若溪水没有忘我的奋身一跃,自然也就没有龙潭这样一道绚丽的生命华彩。其实,只要给予机会,任何一条看似不起眼的小溪,都能将生命化作万丈飞瀑,创造一种辉煌与美丽。

    关于这龙潭,还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唐朝初期,泾河老龙王因违背玉帝圣旨,滥降雨水,触犯天条,被魏征丞相斩首。其族下子孙犹恐连累,四处逃散,有一条小龙恰巧逃到奉化,一时找不到落脚之地。经过长途跋涉,已是筋疲力尽、四肢无力,在路边阴凉处休息。这时有个家住方门村的货郎先生肩挑货郎担来里山做生意,小龙趁机变成一条小蛇藏在了货担中,货郎挑着小蛇穿村过乡到达石井村,小蛇化了真身向货郎鞠了三躬,一声长吟,在山头绕了几圈,跃入了村里几十米深的潭中,在水中欢腾地翻了几个身沉入潭底不见了。从此该龙被命名为“石井老龙”。这石井村的潭也自然成为“石井龙潭”。此后,方门及周近民众每年此日来此拜祭,逢旱求雨,佑福四方,方门村民和石井村民也结成“龙王亲”。两地的人只要说是方门或石井来的,家家户户都会盛情招待,石井人每年都到方门村舞龙以表示“石井老龙”不忘恩情。

    一样秋分,别样韵味,秋来石井分外俏。

    小名片:

    石井村地处大堰镇西南,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25亩,林地面积2427亩,有农户101户,人口277人,村民以杨姓为主。近年来,石井村积极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道路,开展污水治理工程,改造自来水工程,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村内有石井龙潭,远近闻名。2008年,村内打造了大型的户外帐篷休闲基地、夏令营基地等,吸引了不少游人。

    沐浴秋色的石井村

    石井龙潭

    鸭子悠闲游弋

    鸭子悠闲游弋

    垂钓的老人

    野花别有韵味

    老宅老石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