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贤 今年来,根据省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部署,区人力社保局不断创新改革模式,寻找改革突破口,推出“三增三减”工作机制,建立“单元式”窗口经办模式,提升群众和企业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获得感。 一、创新“三增三减”工作机制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过程中,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创新推出“三增三减”工作机制,即增加“零跑”事项、增加便民措施、增加基层服务、减少办事环节、减少办事时限、减少办事材料。目前,全局已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115项,较之前精简材料139份,精简率25.98%;整合办事表单16份,整合率2.99%;缩短时限647个工作日,缩短率41.99%。 (一)增加“零跑”事项,减少办事环节,实现网上办。 为拓展业务“不用跑”,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目前有69个“最多跑一次”经办事项的业务操作通过“人社一体化平台”与浙江政务网对接,经办过程实时监测,其中“特殊工时制度审批”“社保缴费基数核定”20个事项变“一次跑”为“零跑”。同时积极拓展目录清单以外服务事项的“零跑”。全面推广网上申报系统,通过系统,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社保参保、续保、停保等手续,目前,全区网上申报月均办理业务6000多笔,在今年的企业社保缴费基数申报调整中,网上申报率达98.1%,创历年新高。开通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自助查询和新闻信息推送服务,让群众多渠道查询各类社保信息以及获取最新社保相关资讯。 (二)增加便民措施,减少办事时限,实现马上办。 为减少群众办事次数,新增两项便民服务措施。一是提升“即办件”比例,8个事项由承诺件变为即办件,即办件占“最多跑一次”总数的46.96%。在承诺时限基础上,实行“材料齐全、当场办结”或“窗口受理、快递送达”模式。例如个人社保卡申领、挂失、补卡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调整为即时申领;用人单位申领社保卡可办理EMS快递送达服务。1-11月,我局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各业务部门共受理办结各类事项46.08万件,其中即办45.71万件,即办率达到99.3%。二是试点推行“容缺后补”受理模式,对次要性材料实行“容缺受理”,对时效性强的次要材料实行“容缺办结”。例如针对零星报销业务开展容缺试点工作,专门设计容缺受理通知书,对审核材料暂时缺少的异地居住人群,实行非主审要件缺项受理和审批,容缺材料只要在15个工作日内补齐补正,通过快递等方式送达即可。截至目前,先后提供“容缺后补”服务400余人次。 (三)增加基层服务,减少办事材料,实现就近办。 为就近就地满足群众和企业的公共服务需求,加快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全区11个镇(街道)、344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基层服务平台,下放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平台办理业务48项,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项10项。在下放的同时一方面通过优化流程进一步精简办事表单,清理申请材料中的模糊条款和兜底条款,共精减申请材料15条;另一方面加大自助服务一体机配置力度和布局广度,实现各类政策业务查询、参保信息查询打印及简易业务自助办理等功能。目前全区11个镇(街道)实现全覆盖,下一步逐步覆盖到村(社区)。 二、建立“单元式”窗口经办模式 在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过程中,以社保医保综合办理区域为试点,提出了“单一业务,一窗受理,同窗出件;交叉业务,窗口调整,就近交接;综合业务,重组窗口,内部流转”多种方式并存的“单元式”窗口设置改革思路,有效破解了群众“瞎跑、长跑、多跑”问题。 (一)全面梳理事项,准确分类业务,避免群众“瞎跑”。 社保医保业务量大面广又错综复杂,年办件量在50万件以上。针对这一特点,按照“八统一”要求,全面梳理事项清单,实现《目录》内业务“最多跑一次”68项;加强业务整合,将40个服务窗口按照“单元式”划分为退休待遇核准计发(设2个区域)、机关社保、社保征缴、医疗报销五个区域。在办事大厅设置取号机,配备专人在取号机边指引取号,准确分类业务,设立咨询专窗,合理分流办事群众,强化引导咨询,避免群众“瞎跑”。 (二)优化服务流程,拉近物理距离,避免群众“长跑”。 社保医保业务政策复杂,须严格按照“分段操作、相互制衡”的“柜员制”模式经办。目前跨部门集成办理的交叉和综合业务是窗口业务运行的短板。为此,针对业务量较大的“新增被征地转基本、社保关系转移及补缴”等业务,局部调整申报、个账、被征地人员资格确认等窗口,拉近物理距离,设立局部的“被征地转基本缴费核定”、“社保关系转移补缴”小组式窗口,在首窗受理后,就近交接经办资料,避免群众“长跑”现象。 (三)设置组合窗口,实行单元经办,避免群众“多跑”。 社保医保业务虽已实现单一事项“最多跑一次”,但由于业务特殊性和连贯性,对围绕“一件事”开展的综合业务,仍存在“多次跑”的现象。为此,我局重组窗口,按照业务功能设置“单元式”窗口,变“串联”为“并联”。如职工养老退休经办,原来是按“退休待遇核准—在职医保补缴转退休—待遇计发”,群众必须跑3只窗口排队取号3次。在不打破内控规范前提下,设置4个“核准—医保—计发”组合窗口,达到了“核准受理、内部流转、计发出件”,避免办事群众跑3次的单元式经办效果。对于少数暂时无法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特殊情况,实事求是地向群众说明,并在经办流程中为群众着想尽量少跑腿。例如职工养老在职死亡月末退保经办和工伤待遇支付等业务,在申请人自愿的前提下,签署《免签字同意书》,待经办结果出来后再进行电话告知,并及时支付待遇,避免了“多跑一次”现象。 三、下步思路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三增三减”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单元式”组合窗口改革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 一是以社保卡业务下放相关金融机构经办为契机,推进行政机关事项向经办机构集中、“最多跑一次”事项向区行政服务中心集中,通过工伤、人才就业服务窗口整合进驻,增设综合办理窗口等措施,既实现中心事项进驻率95%和中心现场办理率95%的两个目标,又不断方便群众和企业。 二是加快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在溪口、莼湖两镇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延伸社会保险业务经办职能,逐步从目前的“基层初审”转变到“基层经办”,再到“同城通办”,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办事。 三是积极探索“四端同步”制度,让群众可以选择窗口、自助、PC、手机等四端中的任意一端办理有关事项。变“有形窗口”为“无形窗口”,推进“互联网+人社”模式,实现参保人员续保缴费、医保线上支付等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零见面”服务。 作者系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