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新欣 计生特殊家庭,听起来或许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在我们身边其实并不少见。它指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三级以上后未再生育、收养子女的家庭。这类人群年龄大都在50开外,已失去再生育能力,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他们不常在公众的视野出现,但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群体。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有独生子女2.18亿人,15-30岁年龄段的死亡率至少为万分之四,每年的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有7.6万人。 在我区,目前有计生特殊家庭906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有526人。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重视关心计生特殊家庭,通过资金和精神帮扶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使他们从过去的伤痛中慢慢走出来。 从2008年开始,我区根据宁波市对计生特殊家庭的特扶政策对他们展开帮扶工作,符合条件的计生特殊家庭每月可领取500或800元的扶助金。此外,计生协会还制定关爱计生特殊家庭活动的实施方案,从制度上保障关爱计生特殊家庭活动有序开展。以政府购买方式为全区60周岁以上失独家庭老人和失独家庭第三代子女参保失独家庭综合保险,并为全区70周岁以上计生特殊家庭建立生活照料“一对一”服务机制,志愿者定期到家里打扫卫生、清洗衣物,并对部分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开展“生育关怀-圆梦微心愿”“圆梦光明行”“爱心旅游直通车”“暖心讲堂”节日走访慰问等活动。 2017年9月,区计生协推出“医心相依”项目,由锋之社志愿服务队具体实施,结对部分困难计生特殊家庭,在就医陪护、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今年春节前后,区计生协、锋之社志愿服务队为结对的30户计生特殊家庭安排了集体团圆饭,并让志愿者分别走入他们家中,陪他们共度春节,共享团圆。 帮扶项目推出以来,通过各级计生协志愿服务队、社会公益团队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好评不断。由此激发了其他社会团体和爱心企业参与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的热情,逐步营造全社会关心计生特殊家庭的良好氛围,也带动了一批计生特殊家庭成员参与公益活动中,其中部分计生特殊家庭成员已加入公益团队,实现从“受助者”到“奉献者”,从“自我封闭”到“融入社会”的双转变。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善帮扶计生特殊家庭并非能在朝夕间完成,它仍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需要你我共同关注。 汪炳素用手机发送新年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