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既然结为夫妇 就要不离不弃

方善意30年如一日撑起一个家

    􀴁记者 毛淦颉

    实习生 应张磊

    通讯员 毛文君

    “之前不少人劝我趁着年轻,早做打算,但我从没想过要放弃他。既然结为夫妇,生老病死不离不弃。”提起30年来照顾患病的丈夫,今年65岁的方善意坚定地表示,从未后悔过当初的决定。

    2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方善意位于岳林街道迎恩社区的家中。69岁的陈千忠正躺在床上看电视,方善意则坐在床边为他泡牛奶,继而递到丈夫手边,服侍他喝下,随后洗干净杯子,在一旁默默地陪着丈夫看电视。

    方善意告诉记者,丈夫年轻时是原物资局的一名装箱工人,在职期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受到了领导的称赞。陈千忠37岁那年,他们在斗门村新建了楼房,两个女儿也上了小学。本以为即将开始崭新的生活,命运却在不经意间开起了玩笑。次年,陈千忠不幸患上鼻癌,方善意不得已将新房卖给兄长,东拼西凑赶赴杭州为丈夫治疗。所幸经过70多天的治疗,陈千忠终于脱离了“鬼门关”,却失去了工作能力,不得不在家养病。一时间,全家的重担落在了方善意一个人的肩上。

    之前,方善意和丈夫一起种了6亩水稻,丈夫患病后,她一人独自照料田地。农忙时,方善意播种、收割;农闲时,到处打零工,泥水匠、清洁工、织布工……只要有机会,她便毫不犹豫地干。陈千忠50岁那年,接连因为阑尾炎、淋巴结、痔疮和暂时性休克4次住院,每次半月左右。方善意一边陪着丈夫治病,一边打工,坚强地承担起生活和经济带来的双重压力。

    2010年,陈千忠又突发中风,瘫痪在床,生活一度不能自理。方善意一直守候在床头,为其擦拭身体,更换衣物,亲自喂食。终于,在方善意耐心细致地照料下,丈夫的身体有所好转,能够拄着拐杖慢慢行走。这些年来,每天天蒙蒙亮,方善意就起床为丈夫做好早饭,冲泡牛奶,端到床边。再把头天晚上换下来的衣服清洗干净,然后匆匆忙忙赶往社区做清洁卫生工作。午饭时间,她要赶回家中照顾丈夫。下午下班,再帮助丈夫做康复训练。

    目前,陈千忠每月药物的支出在650元左右,因女儿皆已成家,不时会补贴家用,方善意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她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借钱买了社保,现在每个月有1900元的固定收入,日子基本能过的去。她感激地表示:“社区和村干部一直以来十分关心,经常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来家中看望,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回报。”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方善意在照顾丈夫之余,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她担任了居民小组长,社区迎检、卫生整治、文艺汇演等,都有她的身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