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名远扬 资源独特

溪口申报“中国大毛竹之乡”

    本报讯(通讯员 卓建青)凭借声名远扬的“毛筒”和独特的资源优势,上月,溪口向中国林学会递交了“中国大毛竹之乡”申报材料,最终结果将在年底福州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上揭晓。

    省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建制镇溪口,山林面积44.7万亩,竹林10.2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6.37万亩,年产毛竹4000余万公斤。这里毛竹又粗又大,修直挺拔,当地人习惯地把大毛竹称之为“毛筒”。

    石门、岩头、界岭一带是该镇毛竹集中产区,尤以石门的“毛筒”而出名,源远流长。清代乾隆年间溪口毛竹更是名声鹊起。1957年,溪口一棵高24米,眉围54厘米,重125公斤的“毛竹王”,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会和莫斯科万国博览会上展出。

    1963年石门村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全国毛竹生产先进红旗单位”,奉化县被评为“全国林木丰产县”,在科技育竹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石门村毛大尚、毛照发、江圣如三位村民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当时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石门毛竹》科教片在全国放映,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巨大反响。

    溪口创造了无数个“业界之最”:最大毛竹的产地,最早的毛竹科学培育基地,最早的竹林培育科教片拍摄地,还有最早出版的以溪口科学育竹为蓝本的科技书籍等。改革开放后,当地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开拓经营毛竹产业,竹制工艺品外贸、内销两旺,油焖笋、笋干等笋制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全镇毛竹竹材、笋制品和竹制品年总产值近4亿元。

    近年来,该镇把毛竹产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建立无公害竹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875亩,出台扶持政策,以科技为引领,加快竹全产业链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