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梓 在我的儿童时代,家乡洪溪一带,冬春季节田野里一望无际都是蚕豆和大麦,人们称为春花。那时一季单季稻,一季春花。农民粮食不足,麦和豆是重要的补充。大麦又称米麦,是粮食。蚕豆是豆类蔬菜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作菜吃。记得从上小学读书起,我就种豆麦吃豆麦,可以说豆麦是伴着我长大的。60多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 豆和麦的种植季节在初冬。那时候我家包括轮着的众家田,每年种两亩多田。水稻收割完毕,就到了冬种时间。我在星期天和假日参加种豆种麦劳动。那时种植农作物严格按照季节,农作物按季节生长,蚕豆的生长期是冬至见叶、清明结萁、立夏见粒。豆和麦大多数是混种,叫做米麦蚕豆,少数单独种。它们喜旱怕湿,尤其是大麦有晒断大麦根,磨断磨担绳的说法。种植时要整地作畦,用木杵打孔,一行打四孔,打一行退一步,直到另一头。接着是往孔里放豆子,每孔两粒,我总是跟着打孔的大人放豆子。然后是每孔盖一把拌有麦子的焦泥灰。这样米麦蚕豆就种好了。不用浇水,不施别的肥料。 初夏,豆麦先后成熟。咸菜煮蚕豆味道不错,吃一碗也能饱腹。蚕豆营养丰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有健脑、益胃等多种作用。接着大麦黄了,那时学校会放农忙假,小学生要下地摘麦头。然后是豆萁变黒,蚕豆老了,就帮着摘豆。摘完豆,晒干脱壳,春花收获就完成了。 家家户户用大麦作粮食,我家也一样。把大麦炒熟,磨成粉,用开水冲泡,搅拌成糊状吃,解决肚饱问题。蚕豆的吃法很多,可作炒蚕豆、油炸兰花豆、蚕豆芽等等。最高兴的是我们小孩子了,有酥豆可吃了。酥豆也就是炒蚕豆,松脆有香味,那时农家孩子没有糖果等零食吃,酥豆几乎是唯一的零食。蚕豆收上后家家户户都会炒酥豆。但炒酥豆要有技巧,先要用水把豆泡涨,再晾干,掌握好干湿的程度是炒好酥豆旳关键,太湿太干都不行。当达到适当湿度时,用四尺锅拌炒,蚕豆会粒粒爆开。我家年年炒一斗多,四个兄弟姐妹平均分配,各自保管。每天下午去学校时我会装一口袋,给班里要好的同学分一把,所以我总是兄弟姐妹中最快吃完的。自我去奉化读书后,家里就再没有炒过酥豆,我也不参加种豆种麦劳动了。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稻产量提高,食品丰富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麦、蚕豆也只少数人少量种植,无人炒酥豆了。现在糖果糕点、花生坚果等应有尽有,人们在新时代过上了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