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A5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民政局低保专项治理初显成效

低保救助规范、公平、精准、高效

    通讯员 沈桑桑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相关精神,区民政局自去年6月开始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工作,集中治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低保救助规范化管理水平。

    全面排查困难家庭,避免“错保”“漏保”。区民政局把整治“错保”“漏保”现象作为专项治理的重中之重,将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全科网格工作体系,积极动员镇(街道)加大低保排查工作力度。去年6-7月,仔细排查所有农村低保对象及村干部、低保经办人员的近亲属名单,同步排查自2017年1月1日以来曾提交申请但未审批通过、动态管理中已退出的低保家庭,同时全面排查低保边缘户。截至去年底,共排查在册低保对象7206户9696人,其中经排查新增低保376户600人,退出低保449户581人,调整重度残疾家庭和成年智力精神三四级家庭救助标准,共计332户457人。

    加强实地工作指导,规范低保审批程序。区民政局在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中,注重问题导向,不断加大对基层低保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力度。自去年6月开始,区民政局会同纪检监察组、审计部门组成检查督导组对各镇(街道)低保工作进行多次实地督导,累计走访11个镇(街道)69个村113户低保家庭、33户低边家庭、21户因病致贫等其他困难家庭。同时积极做好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程序规范工作。区民政局对照《宁波市民政局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表(范本)》,对原先使用的低保申请受理、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审核审批、近亲属备案等关键环节的行政文书进行了调整。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对申请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严格实行低保社会救助窗口申请办理、镇(街道)初审、区民政部门审批制度,杜绝低保初审权下放村委会或将村委会同意作为申请低保的必要条件等违规现象。在低保审核审批和动态复核中,全面实行入户调查镇(街道)负责、村级协助,做到“逢进必核”。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清退。

    低保对象公示公开,监督渠道透明畅通。区民政局严格执行低保审批前公示7天制度,同时在册低保对象每月在区政府信息公开网进行公开,每季度在村(社区)事务公开栏公开低保对象姓名、享受低保金数额等信息,并根据动态管理情况每月及时更新低保信息,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全面公开社会救助投诉举报电话,在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和镇(街道)社会救助受理窗口均公开了市、区、镇(街道)三级社会救助工作投诉举报电话;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分别放置了区、镇(街道)两级的社会救助部门投诉举报电话。各镇(街道)都按照市统一的社会救助公开牌设置了投诉举报电话。同时印发社会救助工作投诉举报登记簿,实行社会救助工作投诉举报登记、跟踪和落实制度。

    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发挥低保兜底作用。为深入推进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工作,今年4月底,区民政局印发了《奉化区2019年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将继续深入推进城乡低保工作中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主要围绕查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查处“漏保”等社会救助政策执行不到位问题、查处近亲属备案制度不落实问题、查处动态管理不规范问题、查处资金监管不力问题等五方面展开。区民政局深入查处城乡低保工作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全面排查城乡低保经办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办理流程,完善督查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实现低保救助规范、公平、精准、高效,切实发挥好低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基本民生兜底保障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