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1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孩子交一份不完美的课外作业

    毛超峥

    近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求,“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无数家长共鸣。

    但什么是“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完成的作业”,对于这个问题,怕难以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仍需要家长和老师围绕孩子的成长,寻找一个平衡点。

    笔者记得某次朋友抱怨,女儿所在的幼儿园要求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做乐器,为此朋友不仅上网苦搜攻略还不得不翻箱倒柜地寻找合适的素材,到了真正动手环节家长们在这厢做得热火朝天,另一厢孩子只是在旁边看着帮不上忙。不仅如此,为了找到合适的乐器配件,朋友还不得不去乐器店选购,最终该作品在评选中获了奖,笔者的朋友才感到如释重负。

    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真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那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在这里,笔者并不否认天才的存在,或许真有这样的一两个人能够完成,那也是极少数的几个。所以,这样的作业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但倘若只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只要孩子努力动手做了,无论做到哪一步,做成了什么,就算完成了作业,就值得鼓励和表扬,那或许可以另当别论。但有一些问题还是不能回避:布置一些几乎所有学生都不能完成的作业,让学生产生深深的挫败感真的好吗?如果以此来评价学生,真的合适吗?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这应该归入“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完成的作业”。

    而对家长来说,当你在抱怨的时候,是否认识到,你“埋首投入”的结果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多大的好处。是因为这样,你的孩子在没有提升自己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老师的好感和更多的重视,不会受到这般那般的歧视吗?还是避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早早地尝到“巨大的失败”的滋味?我想,事情没有想象中那样严重,许多家长担忧的只是你的想象。如果一个小孩没有完成这些作业,至少作为一个正直的老师,不会有这样的态度。但有一点必须提醒,正是家长的“埋首投入”,可能让老师产生了错觉,让作业失去了意义。

    孩子的作业成了成年人的游戏,无论对老师或是家长而言,这里有虚荣心在作祟。

    当然,笔者相信大多数课外作业的布置其初衷是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养成爱探究、爱学习的好习惯,能够做到与课堂知识的很好挂钩,充分考虑到学生独立完成的可行性和家长作为“助手”的参与程度,并根据孩子的具体完成情况,给予下阶段的教学进度以参考。笔者也相信每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更多更好,给予孩子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和机会,而不是由“助手”擢升为“主角”,尤其是在那些孩子本就可以完成的作业上。

    最后,有一句话不得不说,一份不完美的课外作业恰恰反应了孩子当下的学习困境,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指出了方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