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A6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1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矢志办学的闺阁诗人王慕兰

    陈峰

    奉化大堰村的白阊门,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令人称道的是大门上刻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雀替图案,生动活泼、含意隽永。靠东横梁上的图案刻有一只羊用前脚跪着吃奶,母羊正扭头回盼。四周皆长草,随微风动处,草丛起伏。靠西的图案是一只乌鸦衔着食物飞回家,意即小乌鸦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靠南的横梁上又刻有两幅图案。一幅是一人在地上熟睡状,附近有一只小狗在旁边守护,狗为忠诚的象征。另一幅是一匹鞍马在四处寻觅主人,马为义气化身,对主人始终不忘不弃。这四种图案表达了建筑原主人对当时社会中的“忠孝节义”的欣赏,并将此作为座右铭来明志表节。

    房子的主人王四佐,为人慷慨好义,乐于善施。雍正五年被授予“敦善不怠”“义揭公墙”的匾额。数百年后,王四佐的后人王慕兰也曾是这里的主人,成为奉化民国时期有名望的女教育家。

    王慕兰(1850-1925),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随父入蜀,耳濡目染秉承家学,博览经史百家,工诗词,国学基础深厚。15岁丧母,后弟夭父殁。年逾三十始与旅鄂同乡、湖北补用知县董兆茳结婚,相与扶柩回籍。

    归乡后,夫卧病不起,生活艰难。王慕兰挑起生活的重担,初设学馆于夫家连山乡中心岙(今董李乡董家村),以旧学启迪乡里子弟,后执教于大公岙、石门及宁海马岙等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萧王庙孙锵家办学馆,专招女生,时远近闻名。

    丈夫不幸病故后,王慕兰回到白阊门,对教育事业痴心不改,见家乡只有男人上学,没有妇女读书之地,便筹办了一所女校,特意开办一个启蒙班,专门接收乡下来的大龄女子,她曾指点过蒋介石的元配夫人毛福梅学习文化。1903年受聘官立作新女学堂首任堂长,招收7-35岁不缠足女子入学,推行新学,主张男女平等。她写的《女子世界》诗云:“大厦原非一木支,平权尚有可为时,炼得彩石天能补,漫惜蜗皇是女儿。”她反对女子缠足,并从学校推及社会。在任作新女学堂堂长20余年期间,每年捐年薪十分之二,帮助穷苦学生就读,村民无不称道。

    宁海长洋的一座甲子桥至今仍流传着她的一个故事。清末,西店名族孙乃泰胞妹是王慕兰的学生,嫁到长洋后,不料夫死,留下三岁儿子,族人逼孙氏交出房产,孙氏无奈投水,王慕兰写下“十年流恨无穷时,试看甲子桥下水”,诗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悲愤和对女学生的同情,替女学生主持了公道。

    1910年8月14日《四明日报》,上载一则消息:“作新校长已允蝉联奉化作新女校校长兼教员王慕兰任职有年,勤劳卓著,近因年老辞退,已志本报。兹有魏大令暨校董迭次致函敦劝,又复莅校面留,缮送关约。女士业已准情允许。女士家非素裕,今又愿捐薪资七十元,充作该校经费,俾来学女生概免学费,其遗惠于女界何如哉。”在1926年6月5日《四明日报》上,载有《定期追悼王慕兰》的消息,内容为“奉化王慕兰女士,学识湛新,尤长诗学,曾任作新、镇亭等校校长有年,声誉颇著。闻女士已于去年六月间逝世,其女弟子周国瑞等发起追悼会,定本月六日举行云。”从这两则旧闻中,可以看出王慕兰是一位会作诗的、在山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并且声望卓著的女教师;也不难看出,社会对她的肯定和学生们对她的深情怀念。在清末民初的年代,一个农村女子要做出这样的壮举,确实不同凡响。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可以解释为,作为一名教师,除本身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道德情操及道德标准。师者,为人垂范也,德之彰显也。德者,品高也,德无不聚也。王慕兰,是一位真正的师者。在她72岁高龄的时候,仍执教于大堰村锦平女校及董家村霞溪国民学校,直至去世。

    当年的王慕兰,每天从白阊门一早出去,到各地上课,晚上风尘仆仆回家,独自一人,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她深知“授之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之以渔,足食终身之鱼”。她的足迹奔波在奉邑大地,从教40年,吟诗数百首,是奉化有名的“闺阁诗人”,也被称为“宁波秋瑾”。著有《岁寒堂诗集》2卷、《四明王女史诗稿》等,获县公署“巾帼丈夫”奖匾,这是对她一生最好的褒奖。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以人立,教以人兴。王慕兰矢志办学的事迹和助困帮贫的精神,影响着奉化一代又一代的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