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其中女性的几率更是可高达63%,男性则高达29%。而另一项最新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的研究发现,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浆会直接促进肿瘤的生长,而玉米糖浆正是可乐等含糖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这意味着,如果肠道在不知不觉中癌变,而人喝了可乐等含糖饮料,等于在间接“喂食”癌细胞,癌细胞将长得更快!由此可见,含糖饮料的危害,远超你的想象。 其实,糖的危害,也是最近几年才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以前我们不知道呢?这事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说起。那时候,心脏病逐渐成为了美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但是致病原因却迟迟未能查明。有人说是糖,也有人说是脂肪的原因。就在大家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糖研究基金会和糖企先出手了!他们一边买通科学家、专家,让他们发表对糖有利的研究论文,控制舆论。给糖洗白,转嫁“罪证”,把锅都甩给脂肪。最有名的就是用5万美金收买哈佛营养学教授Dr. Hegsted。另一边,围攻那些意见相左的科学家,把这些抨击糖的理论,扼杀在摇篮里。比如剑桥科学家John Yudkin提出糖才是健康杀手。于是,他的书被描述为垃圾科学,他的名声被摧毁,职业生涯也毁于一旦。一时间,所有人都对脂肪唯恐避之不及。美国公共卫生部也发表声明,鼓励美国人少吃脂肪。于是,我们常常在商店里看到,低脂酸奶、低脂牛奶、各种零脂肪饮品,而且脂肪含量越低,价位越高。但是各种添加了糖的加工食品却被打上了“健康”、“全天然”等标签。直到今天,走进大型超市,你会发现:几乎80%以上的食物里都含有糖。这些符合美国膳食指南的产品,让食品商赚钱赚到手软。然而,人类真的获得了健康吗?并没有,从1980年开始,世界各国的肥胖率,几乎无一例外都在上升。如果仅仅是超重和肥胖,并不算一件多可怕的事,可怕的是它对我们身体内部的器官、脏器造成极大的危害!越来越多的孩子得了脂肪肝。 但真正杀伤力最强的,是含糖饮料。甜食吃多了好歹有饱腹感,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了。但含糖饮料就不同了,这些饮料不仅含糖量极高,而且一杯饮料下肚,并不会出现饱腹感,不知不觉中,体内的糖就严重超标了。像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对身体的杀伤力是极强的。国内外很多人都做过类似的实验。有一位美国大叔,每天喝10罐可乐,坚持一个月,体重、体脂率、血压全都噌噌噌往上涨,停不下来……可乐的威力远不止于此。澳洲有一名25岁的男子酷爱喝可乐,现在满嘴牙齿都掉光了,只能用假牙吃饭。更可怕的是,很多含糖饮料,还披着健康的外衣,让人们放松了警惕! 当提到含糖饮料时,很多人都会想到可乐。其实除了可乐,还有很多披着羊皮的成员,比如果汁饮料、运动饮料、能量维他命饮料、冰茶、酸奶、咖啡等。咱们就先说说这个果汁吧。前阵子,武汉一名12岁的男孩豆豆左脚趾关节隐隐作痛。刚开始以为是活动时受了伤,谁知第二天疼痛难忍,于是他被送到医院就治。不查不知道,一查吓坏了豆豆妈。才12岁的豆豆,经诊断竟然患上了痛风!原来,豆豆生活习惯非常糟糕,几乎从来不喝白开水,爱喝鲜榨果汁、超市里的瓶装果汁,每天喝了一瓶又一瓶。不少人有疑问了,果汁不是富含维生素C吗,怎么和这些饮料一样伤身了?这是因为果汁、饮料里面含有果糖,这是一种单糖。它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甜度,如果蔗糖的甜度算100分的话,那葡萄糖就是74分,乳糖是16分,而果糖,是173分!它在体内的分解过程中会直接产生尿酸,更可怕的是,它还会减少肾尿酸的排泄,双重作用下,人的尿酸不降反升。美国波士顿研究人员曾在22年的时间调查8万妇女,得出了如下结论:每天喝1杯橙汁的妇女,其痛风危险增加41%;每天喝两杯橙汁的妇女,痛风危险增加2.4倍。所以说,这个果糖,堪称是痛风的隐形杀手。其实它的危害,远不止如此,果糖不仅会干扰尿酸水平,还会干扰胰岛素的代谢!如果摄入果糖过多,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发生胰岛素抵抗,长此以往还会引起糖尿病。 乳酸菌饮品最诱人的就是它的“乳酸菌”含量,但研究证明,人的胃液和胆汁对于菌种的杀伤力极大,这些菌能活着到达肠道的微乎其微。加上出厂-运输-储藏-销售各个环节对温度要求非常高,必须在0℃-7℃冷藏,即使能做到严格的冷链,菌量也在不断衰亡中。 最重要的是,乳酸菌发酵过程是产酸的过程,随着菌个数的增多,酸度也会越来越强。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的糖和奶粉。很多乳酸菌饮品都标注着“低糖”“0脂肪”,让人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警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健康组织,还有学校,都意识到了糖对健康的危害,并开始行动起来。2016年,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对含糖饮料额外征税。法国是最早行动的国家。2012年开始,法国开始对含糖的碳酸饮料全面征收,并开始减少这类含糖饮料的销售。如今全球28个国家、美国33州都已征收“糖税”。今年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方案中指出,将开展“减糖”专项行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这些毒害孩子的含糖饮料终于得以被限制销售!以前,许多人一直以为,自己的肥胖,是吃多了卡路里又或者运动太少造成的。到了今天,大家似乎又多了一种理解。我们曾一度关注低脂,却忽略了高糖的危害。 吃糖会让你越来越开心,从而吃上瘾。一旦上瘾,就会让你陷入无止境的短时间刺激中,让你不断吃糖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你的身体,已经在无形中遭受了从内而外、从上到下的全方面伤害。 希望大家重视高糖的害处,为了自己和家人,还是少吃点糖吧,尤其是要远离含糖饮料! 据《浙江大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