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柯柯 “还真旱煞啦,还真旱煞啦,这天家啊,真真是要旱煞人啦!” “为之嘎讲呀,这个夏天整整有七、八十天一滴雨也不落,咋会不旱煞啊。” “今年的旱季之长,对东山来讲,历史上也少有啊,真是前世也没有遇到过!” 以上的对话是1968年夏季,我在东山村时常听到老年人碰面时的一问一答。言罢之后,彼此都“唉!”的长叹一声,仰望那燥热无云的天空,一副愁苦的面容,老天爷要是再不落雨啊,实在是旱得熬不下去了。 溪口镇东山村自有人居住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世世代代的农民吃水完全依靠老天。我小的时候,家里的屋檐之下,摆放一大一小两只水缸,每当雨水来临,外婆都要把小水缸清洗干净,小缸里接下的檐头水沉淀之后都要转移到灶房的水缸里,是食用水。而大缸里的檐头水则主要是用于洗脸洗脚,浆洗衣裳。这在东山村的许多农民家庭里,情况大致是相同的。那时候,我正处于好奇顽皮的年纪,常常会从溪滩石头的下面摸来指甲盖大小的螃蟹,都丢进大缸里,螃蟹也会慢慢地长大。 在檐头水不够吃用的日子,我和外婆就要去“大水坑头”里抬水吃,这是全村人的饮水之源。“大水坑头”在村庄对头山之下,那是一条由西向东,从上到下的山涧经过东山村时,溪流在上周家的下方,突然遇到了一个垂直10余米的落差,在水流自由下落的作用下,冲击出一个深潭,形成了十余平方米的大坑,水深三、四十米,东山人把这个关乎生命的水源地称为“大水坑头” 1968年七、八十天的大旱,“大水坑头”也干枯无水,仅剩下一坑发白的鹅卵石。东山人仅有的水源地就在更远的木林庙的山下了,老一辈人习惯于把那儿称作为“庙下冷水孔”,那是再旱的季节也不会干涸的水源,但平常是没有人会去那里担水的。“庙下冷水孔”的水全部是从岩石缝隙里滴渗出来的,细细的涓流汇入到一个竹篮大小的水坑里,那些经岩层过滤的清泉极为清澈和洁净,即使在炎热的酷暑季节,喝一口也会透心的凉。 去“庙下冷水孔”抬水是件极为艰辛的事情,它在陡峭的山坡之下,走下去以及回上来,必须要走盘绕在竹林中的羊肠小道,我和外婆抬水上行需手脚并用,与其说走,其实如同在爬。一老一少两个人晃晃悠悠,七撞八跌地到了家里,一凹斗的水有三分之一都漾到外面了。在“庙下冷水孔”抬水更为痛苦的事情是被蚊虫叮咬,竹山里的蚊子又大又毒,防不胜防,抬一趟水我总要被叮咬几十个红包,真是奇痒无比。因为水少人多,每次抬水都免不了排队,水渗出来太慢,一铜勺舀起的水往往只见个底子,盛满一水桶可想所费的时间。 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的小伙伴董安国的母亲,她也是我的舅母,半夜三更独自去庙下挑水,那年她大约五十岁上下。冷水孔在很茂密的竹林之下,白天也见不到一丝丝阳光,夜晚更是阴森可怕。黑夜里,周边只有泉水的叮咚声,铜勺的舀水声,和往木桶里倒的倒水声。突然,山林里的草丛中响起了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就在舅母回头张望的一瞬间,一条一米长的黑影腾空跃起,越过她的脊背后逃窜,舅母刹那间昏厥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家人才把舅母抬回家里,之后又送去医院,这一突发事件让舅母受惊严重。以后夜半三更去庙下挑水的人,都会相约着结伴而行,独自是万万都不敢了。 东山当年如此天旱缺水,与生态系统的破坏有密切关系。奉化多为丘陵地势,古往今来,五岙山头的人们做饭,完全是依靠柴火。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砍柴已经相当困难,一座一座的山头都像剃过一样,松毛丝、芦草都当成柴给砍回家,要去的山上是越来越远,越来越高。大人们都是到商量岗去,一天只能一个来回,如此状况,山间的涵水能力越来越弱,大旱自在情理之中。 到了1971年,东山村附近的木家湾村为了解决吃水问题,他们学习“红旗渠”精神,在千丈岩的半腰间开凿水槽,引水入村,那时我们的耳边时常响起一句非常豪迈的口号:“小小木家湾,劈开千丈岩。”记得学校还组织我们去参加修水渠的劳动,我们还在岩石上用大刷子沾上石灰水,写下很多鼓励性、战天斗地的标语。之后,东山人也自己组织劳力,在蛤蟆坑修起了一个大水库,把商量岗的清泉引入水库,再从水库到东山村修了一条长长的水渠。当我得知商量岗的清泉已经源源不断地流到东山村的消息时,当我得知东山村民不再为吃水发愁时,我已经在外地工作了,但是我内心的喜悦和兴奋是抑制不住的。多年以后,每当我回到家乡和乡亲们见面时,大家还会激动地向我流露:“我们东山人现在吃水不用发愁了。” 今天,东山村不仅每一户人家都安装上了自来水,村里还建起几座水冲式厕所,屙坑已经稀少和稀奇了。不少的田间地头也都装上了自来水龙头,干完农活的人洗一把脸相当方便。曾经每户必备的大大小小的水缸,如今已没有多少用处,它们倒扣在院落的墙根下,给人以沧桑的感觉,缸体釉面脱落所形成的斑驳,仿佛是一个个甲骨型文字,记录着令人难忘的往事。 今天,东山人的用水和所有的城市基本上没什么两样,农舍里厨房、卫生间、洗衣机的用水都方便自如。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东山人现在所吃、所喝、所用之水,都是矿泉水级别的甘甜之水,而且村民都不需要支付水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