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2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殊时期的日常

    虞燕

    没想到,就这样过上了“捆绑式”隔离生活。捆绑式,即一家几口每天二十四小时腻在一块儿,一过就是十多天,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群体生活伴生的持续性喧嚣,让习惯安静的我略微不适应,但想想,让家人在家里添乱总比出去添乱好多了。再想想疫区那些身在水火之中的人们,好些人正经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我此刻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幸运的。

    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疫情实时动态,看朋友圈里关于疫情的消息,看疫区笔记,也看各地防控疫情硬核操作的段子。偶尔转段子给朋友和几个小群,大家最近都挺焦虑,放松下也要紧。不过,当家里的食物等告急,早晨摸到手机后的首要任务是抢货,特殊时期,大家大多在超市APP上购物,送货时间常常被约满,只能尽早下手。小区早就实行封闭式管理,货物统一放在门卫,自己去拿,无接触配送。

    起床、洗漱、吃早餐,做几个自创式仰卧起坐。偶尔会在飘窗上坐一会,东张西望,看到三两个戴着口罩的人匆匆走过,还有穿白大褂戴口罩捂得严严实实的人拎着垃圾出来。猜想,小区应该有居家医学观察的住户吧。近两天,小区里的各种鸟儿叫得热闹,给沉闷的空气注入了活力。楼下的红梅实在讨人喜欢,红艳艳的一大团,仿佛特意想给我惊喜,一夜之间盛放。大自然从不偷懒,它向人间报告节气的到来总是那么及时。

    从1月24日起,物业每天对小区的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后来又加上了电梯的按钮,同时,每天有广播反反复复宣传疫情期间的注意事项。社区志愿者上门了两次,一次登记身份证号等信息,另一次来送小区出入证。前天小区群内发了通知,业主可网上预约领口罩,每户限两只,志愿者会送货上门。家里口罩还有几个,我没预约,肯定有比我家更需要的。老家的社区也打来电话,询问我们是否有回去,若回去肯定要登记,居家隔离。女儿班主任让近期出过宁波的家庭在钉钉里填表格,往返日期、地点、交通工具、身体状况等,事无巨细。这两天总在想,防控疫情工作我们已做得如此有序、严密,病毒你还能挺多久?

    有人说,隔离期间,正好看书写作,我发现自己做不到,我太容易受干扰,心系疫情,控制不住地看微博看公众号看朋友圈看群聊,揪心、压抑、愤怒、感动、悲伤……一颗心仿佛被谁拎着,那个人一会跑一会跳一会扑倒在地,跌宕得好像下一秒就会冲出我的胸腔。和朋友文友们交流,大家也都差不多,各自说着保重。而李文亮医生的去世成了引爆全网情绪的导火索,那一晚,有无数人跟我一样,抱着手机流泪、失眠,我们为他哭,也为自己哭,生而为人,其实是多么无力和脆弱。

    每天祈祷疫情赶紧过去,人间能少一点苦痛。当它过去后,不要那么快忘记吧,反思一直是我们所欠缺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