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A5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释放疫情带来的压力促进良好睡眠

    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可让我们保持健康和生命活力。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有部分人因为疫情出现入睡难、早醒、睡眠浅、做噩梦等睡眠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接纳改变

    释放压力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不断变化的各类信息和在家健康观察无法外出等对大家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并可能出现睡眠问题,特别是没有经历过重大突发事件的人。

    面对这样的变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悦纳自我,接受自己在疫情期间情绪、行为上的改变。作为普通人,在压力和应激状态下,难以保持良好睡眠,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因为进化,让我们随时处于“战斗”或者“逃跑”的本能求生状态。因此不必过分苛责自己,甚至怀疑自己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当接纳自己的情绪后,身心放松下来就会有所改善。

    保证作息

    持续赋能

    疫情期间,虽然提倡尽量不要外出,但一定要保证合理稳定的作息,尽量建立起自己的生物钟。疫情当前,切忌“睡了醒、醒了睡”,给大脑造成“糊涂”状态。如果有大段“闲置”时间,不妨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占据空白,当身心充满能量,坏情绪的生存空间就会逐渐减少。因此每天选择一样让自己愉悦、开心和有盼头的事项,如读一个章节的小说、看一部心仪已久的电影,就能每天为身心赋予新能量。同时,睡前也可以回想今天完成的小目标,沉淀感受、放空心情,带着成就与满足入眠。而居家办公的工作人员和上网课的学生要保持与公司或老师的时间一致,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表。有规律的作息会使大脑形成动力定型,到时间就会有困意。

    适当正念练习

    愉悦睡眠

    疫情当前,面对每天糟糕的睡眠,可以适当为无聊的生活增加些仪式感。睡前泡个热水澡、喝杯热牛奶,为自己营造适合睡眠的环境,不要带手机进入卧室,听听舒缓的古典音乐,使大脑皮层由兴奋渐入抑制状态,进而达到助眠效果。切忌在睡前讨论疫情信息,或者其他让你感觉有压力的话题,尽量让自己心态保持平和、放松。可以进行正念练习,或者冥想。如果在床上超过30分钟还没有入睡,也不要强迫自己,不妨起床看看书、做做手工,去客厅做些轻松、不扰民的事情,等到困意来袭再上床睡觉。

    关注积极信息

    加强身体锻炼

    努力降低焦虑也是改善睡眠质量的重中之重。保证每日输入的疫情消息不会占据大部分时间,减少负面信息的接触,多关注积极信息。梦是白天信息在大脑中适当的反应,我们多关注疫情的好消息,增强信心,就会减少噩梦,提升睡眠质量。疫情期间大家也要保证日间活动量,只有身体动起来,大脑才会分泌帮助我们幸福和愉悦的化学物质,进一步降低焦虑水平,睡眠会更好。现在各种体育锻炼的视频很多,大家可以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当体育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睡眠质量就会提升。

    如果内心苦闷无法释怀,或是长期被睡眠问题困扰,一定要积极寻找专业的心理援助。

    区疾控中心 江美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