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常国 有生以来第一次学唱的歌曲是《我爱北京天安门》,那时我已10岁,挎着母亲用旧衣服缝制的书包走进学校,在老师用风琴弹出这首歌曲时,我只感觉到音乐很好听、很有趣,因为出生在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根本不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后来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才终于明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毛主席是新中国的领路人。于是,我开始向往北京这个神圣的地方,也深深敬佩着伟大的毛主席。 从此以后,《我爱北京天安门》成为我最钟爱的一首歌,我总爱用清亮、高亢的童音在音乐课上唱这首歌,被师生们称为“最标准的好歌手”。小学三年级,学校要成立文艺宣传队,我在近千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20名队员之一。那时,学校以“革命文艺宣传队”的名义,每星期六晚上带我们到各村巡回演出。我除了和队员搭档表演快板或三句半节目,总是会拿出看家本领,唱响《我爱北京天安门》。 我出身于贫困的聋哑家庭,家中有6个兄弟姐妹。你可能会问,在这样一个贫困家庭中,我怎么还有心情去歌唱祖国?但我认为,我很幸福。我阅读过不少课外书,特别是揭示旧社会童工苦难生活的书籍,与他们相比,我能在学校读书,没有枪林弹雨的威胁,没有剥削者的凌辱,就比他们幸福了无数倍,这就是我们祖国强大起来的结果。我爱我的祖国,爱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从小我就立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报效祖国。 上初中后,多了不少课程。让所有师生大为惊讶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全班最差的,最多只能考到三十几分,但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的英语歌,却出奇的标准,并且能一字不差地用英文抄录下来。初中是我学生时代最活跃的时期,那首著名的爱国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也成为我的拿手好戏。课余时间,同学总是要我领唱这首歌,于是,歌声经常在教室中响起,飘荡在校园里。 初中毕业后,我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与大人一起朝起暮落,在田地间劳作。扁担压破了我的肩头,脚底磨出了硕大血泡,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全国全面落实,我对农村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所以,我在家中或在田野上,总是喜欢唱80年代流行的歌曲,如《骏马奔驰保边疆》《祝酒歌》《我的中国心》等。后来,作为村团干部的我,在“全镇青年庆国庆”联欢会上,登台演唱了《乌苏里船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龙的传人》等,赢得了阵阵掌声。 上世纪90年代,曾经一无所有的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住所,有了一些家具。面对各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的农村,特别是有感于自家逐渐解决了温饱困扰,我反而有了一股不唱不罢休的劲头,于是我昂首挺胸唱起了《血染的风采》《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迈着雄健的步伐在深圳画了一个圈。从此以后,中国在他的领导下,国民经济腾飞猛进,科技事业赶超世界……就像《中国龙》《好日子》等歌曲唱的一样,中华民族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追求平安祥和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 但最令我无法忘怀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刘欢演唱的《我和你》。刘欢唱得我热血沸腾,也激起了我学唱这首歌的热情。看着残奥会上,那些身残志坚的运动员顽强拼搏,夺取金牌,为国争光,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强地生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