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用大数据推动社会“智理”

    景小芳

    日前,一条“95后小伙旷工救助一名触电垂危的装修工人”的新闻,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在大家为这个年轻小伙见义勇为行为点赞的同时,一款“互联急救”的手机应用,也因在事件中发挥精准自动定位、快速呼叫周边急救员等作用,被大家追捧为“神器”。

    笔者了解到,其实早在2015年,杭州市急救中心就推出了这款手机应用,具有一键呼叫120、快速自动定位、预存健康档案并自动推送到急救中心调度台、求助亲友、急救知识自学等功能。市民只需在智能手机上安装该应用,提前输入自己或家人的健康信息并存储在云端,当呼叫120时,按一下“互联急救”上对应患者的呼救按钮,云端预存储的患者健康信息及当前位置就可直接发送到120调度座席以及事发地附近的急救志愿者手上。

    事实上,随着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这样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治理的案例越来越多。去年11月,贵州公安就上线了110微信报警系统。相比以往报警通过电话口述,微信视频报警有着更“智能”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定位群众报警地址,还能上传图片视频,让报警群众和民警面对面交流,更有利于实现派警、出警、处置的全流程跟踪。

    这些“神器”的运用,让市民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助推社会治理创新的作用,也意味着社会治理的决策思维、范式和方法正在向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前提、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社会“智理”体系转变。

    笔者认为,再好的技术也只是一种工具,而善用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来创新社会治理,夯实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根基,就能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智能化能力。新的技术手段革新,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从而促使社会治理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更加有序、更加安全、更加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