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溺水不应停留在口号

    赫兹

    一到夏天,总能听到青少年溺水的新闻。每每此时,笔者都会为年轻生命的离去而怅然伤感。学生防溺水是每年都“不厌其烦”强调的安全教育问题,然而老生常谈再多,溺水事件仍屡屡发生,可见其分量、举措实在是不够重、不够有力。

    一直以来,学校对于学生的防溺水教育大多停留在“告家长书”“温馨提示”等层面,或是组织学生观看教育宣传片等。这样的科普教育方式带给学生的感受并不直观,效果也甚是微弱。而部分家长自身对于防溺水缺乏足够重视,甚至觉得自己孩子会游泳便大胆带去池塘、河流等水域,殊不知意外就在一瞬间。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长忙于工作无人监管,面临的溺水危险性更大。

    如何将防溺水安全教育做到既深又实、不浮于表面,笔者认为,需要学校、家长与全社会共同发力。

    首先,学校需要上好暑假安全教育课。除了以往流于形式的告家长书,更应采取更为实际的行动。如与家长保持联系沟通,关注学生情况,尤其对于一些家长无法及时监督的学生更应关注重视。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如今,许多家长会培养孩子的游泳技能,但在学习游泳的同时,家长更应以身作则,树立防溺水意识,避免带孩子去野外游泳戏水,学习相关自救技能,并加强对孩子的时间管理。

    而对于部分开放的河流、池塘等水域,相关责任部门至少应树立警示牌,尽量将潜在安全隐患降至最低,有条件者可在附近配置救生设备;加强巡逻救护力量,发挥志愿者等社会救助力量作用,构筑起中小学生溺水预防救护的安全网络。如此,才能把学生安全教育和社会防护结合起来,形成溺水预防的社会合力。

    其实,防溺水并不只有学生需要教育警醒,对于一些成年人同样适用。古语有云:善泳者溺。这也提醒我们,切勿自恃水性好便随意前往野外水域,这既是对自己生命负责,更是对家庭负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