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A1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领跑 社会接力

——我区社会化拥军优抚服务纪事

    记者 景小芳 

    通讯员 詹芳

    针对优抚对象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构建行政机关、服务体系、社会力量“三驾马车”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协助提供部分政府部门不擅长、未覆盖、难精准的优抚服务,促进服务需求清单化、服务内容精准化、服务项目品牌化,有效提升全区退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的幸福指数。

    走访摸底

    促服务需求清单化

    在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我区整合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各方力量,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社会化优抚服务体系。由政府购买,6家信誉好、服务强的社会组织提供“爱在优抚·关爱老兵”服务,直接惠及600余名困难退役军人。

    同时,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民政、残联、卫生健康等部门一同筛选出退役军人中低收入、残疾、特扶等对象名单,安排志愿服务团队上门走访,并建立“一人一档”的数据库,详细记录其年龄生日、健康状况、家庭收入、住房条件、主要诉求等信息。如小草志愿服务队逐一走访全区189名抗美援朝老兵,将他们的相关信息录入信息库。

    提升层次

    促服务内容精准化

    今年以来,我区以三级服务保障体系为主体,以社会组织志愿服务为补充,开展了一轮“红色慰问”、一份“红色关爱”、一批“红色典型”、一堂“红色宣讲”、一次“红色展览”、一场“红色观影”等红色尊崇系列活动。

    根据优抚对象的生活状况和个性需求,我区建立了志愿服务需求清单,并将其细化为生活照料、医疗服务、个案帮扶、事务代办、精神慰藉等五个类别,并据此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案服务。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冯刚,如今一人独居,在了解到该情况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专业社工定期上门服务,与老人聊家常,帮助老人做可口饭菜、搞内务卫生,分担日常家务。

    同时,我区还组建了老兵志愿者队伍,形成“老兵服务老兵”的互助模式。如退役军人、农民律师马莹标,退役军人、资深人民调解员何永定等人被聘为区老兵法律援助工作站成员,为上百名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服务。

    创设载体

    促服务项目品牌化

    近年来,我区积极搭建“甬尚老兵·奉心而化”爱在优抚活动平台,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退役军人帮扶解困。推出微心愿认领活动,5年来共征集微心愿447个,被140余个机关单位、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认领;联合区慈善义工分会开展“抗美援朝70周年 致敬最可爱的人”活动,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兵,并通过赠送相册视频、举办主题展览等方式,向英雄致敬。

    此外,我区还采取政府补助、社会捐赠、群众参与等方式推广社会化优抚服务。如邀请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开展一站式服务,通过举办创业分享、直播“带岗”、精准对接会、专场招聘会,促进企业与个人有效互动,提供就业岗位上千个。区银辉志愿者联合会筹集定向捐款10万元用于退役军人帮扶解困。

    随着社会化优抚服务项目的不断做深做细,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一项目一特色”新格局。其中,博爱志愿服务协会开展“助残亮居”工程,为残疾老兵住房困难户实施居住环境提升改造;锋之社爱心协会开展“青鸟护松”项目,为独生子女去世或重残的特扶老兵家庭常态化提供生活照料、心理干预等服务,帮其融入社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