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经历了新一轮深化改革,其中成立或改组了不少集团公司。在集团化运作的国有企业运行管理中,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是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发挥着作用和价值。在此,对国企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作一些探讨,明确其具体职能和意义,寻找相匹配的策略,希望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对国企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的认识 国企办公室行政事务综合性较强,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职能较为繁杂。从具体工作职能上来看,主要分为服务和管理两个部分。从具体工作任务来看,涉及公司日常运作、行政指令传达、重大文件起草、规章制度制定和维护、车辆管理、后勤服务以及督查督办等。 从承担的职责来看,可大致分为以下功能。 1.纽带功能。 办公室把上级工作指示与本单位领导要求结合起来抓好落实,并安排和核验具体操作,对强化企业管理、维护日常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要及时传达上级机关和本单位领导的指示要求,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要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促进信息畅通流转,充分发挥连接上下、协调内外的纽带功能。 2.督办功能。 办公室需要牵头加强各部门办事流程合规性、有效性的建设,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单位工作无盲区、无死角。构建员工意见收集渠道,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 3.服务功能。 办公室工作是一项服务工作,要积极服务领导的要求,服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服务基层单位的沟通联络,做好服务和铺垫。 4.参谋功能。 办公室是辅助领导工作的“左右手”,要紧紧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及时准确提供“领导想要知道”和“领导需要知道”的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二、国企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办公室行政效率不够高。当前,我区各大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未达预期,主要原因如下:企业内缺乏规则化、标准化的新型管理制度,尤其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造成普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岗位职责不明确,令行政事务管理处于被动状态,进而影响国有企业运转。 2.行政人员素质不够高。国企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对于办公室职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这是由其工作特殊性决定的。但是,当前我区国有企业职员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加强,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好的服务意识。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薪资制度既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国企,也无法留住国企自身培养的人才。 三、国企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的优化措施思考 1.明确任务职责。国企办公室职员需要重点明确自身角色定位,认识自身面临的工作任务相对繁杂,能够具备攻坚决心,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当然,对不属于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同样需要清晰界别,避免给自身工作增加过多负担。 2.创新激励制度。国企需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建立系统的、综合的激励机制。首先,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完善薪酬激励制度,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其次,要注意激励的差别化,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其中,对于办公室岗位的职工,可实施薪酬激励、晋升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和危机激励。最后,要引入末位淘汰,实现奖惩并举,通过末位淘汰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对于排名靠后的员工,采取必要措施,以此提升员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让员工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组织的整体进步。 3.培养青年人才。对于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而言,不仅需要培养本部室职工,更需要协助领导制定全公司的人才培养措施。此处,重点谈一下青年人才的培育。首先,要健全青年人才选用机制。要突破薪资桎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吸引高层次青年人才加入,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全面、作风过硬的青年人才队伍。其次,要构建青年人才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制定需求导向的培训计划,并充分发挥系统内部的党建、廉政教育等基地作用,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青年员工教育培训。最后,要完善青年人才评价机制。要建立以岗位职级体系为基础,能力评价、业绩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增强青年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青年参加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通过竞赛评价和发现青年人才。对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重点项目的带头人、承担管理重任的青年干部,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同时,要营造做事有底线、干事有遵循、遇事有担当的良好生态。尤其对青年人才,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以此树立青年员工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的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