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1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花鲻鱼忆

    沈潇潇

    每年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姹紫嫣红之际,正是象山港里肥美的鲻鱼上市之时……如果这是时序推出的一出剧目,那么它的剧名便是:桃花鲻鱼。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是被后人吟咏不绝的唐诗人张龟龄的佳句,诗里的鳜鱼指太湖里的一种淡水鱼。以宁波最古老的地名之一鲒埼亭(今莼湖街道鲒埼村一带)为自己文集命名(《鲒埼亭集》)的清代著名历史学家、浙东学派重要领军人物全祖望,认为三月明州(今宁波)鲻鱼胜过三月太湖鳜鱼,在《桃花鲻》诗里隔着时空向张龟龄直白叫板:“桃花落遍春水,一片红云弥弥。混鲻乘潮大上,新鳜未敢争肥。”

    南宋《会稽志》记载鲻鱼曰:“色黑,如缁衣,故曰鲻鱼。”也至少在那时,鲻鱼已为临安帝都的宫廷佳肴,广为流传的“秦桧妻献百鱼”就是佐证:有一天秦桧妻向宋高宗赵构的母亲韦太后请安,韦太后顺嘴说起鲻鱼美味,但近日大者绝少。秦桧妻忙接口:妾家有之,当以百尾进。秦桧妻回家后把此事告诉了秦桧。秦桧听后慌了:太后都吃不到大鲻鱼,自己家能轻易献上百尾,不是自寻死路吗?秦桧冥思苦想了半夜,才想出移花接木一策。次日送去与鲻鱼形体相仿的一种鱼,韦太后一见到这鱼乐了:我说你家哪来这么多的大鲻鱼呢?于是危机烟消云散。

    鲻鱼是象山港里的常住户,在桃花盛开的仲春又有大批外来鲻鱼涌入。这时的鲻鱼不仅数量多,而且肉质肥厚,营养成分丰富,味道鲜美。好客的海边人像山里人在杨梅成熟时节会邀请亲朋好友们来山里采摘、品尝杨梅一样,会向外地的亲朋好友发出热邀:来海边吃桃花鲻鱼呵!

    大约是1995年的桃花鲻鱼汛期,我应一位同姓朋友之邀,去他的老家栖凤渔村玩。他以前当过几年渔民,后上岸办厂,家里还有船。当时的海湾上还没有如今的海上“渔家乐”体验活动,到了那里他先驾驶着一艘机动船,载我们一行数人去海上兜风。近中午返程,船头前海面上突然嗖嗖跃起几条鱼来,长长的纺锤形身子,黑色的鱼背,正是肥壮的桃花鲻鱼呢!我正叹为奇观,“嘭”的一声响,一条至少一尺多长的鲻鱼撞到了我的脚背上,我们惊呼着,刚手忙脚乱地把它按住,嘭的又一声响,又一条鲻鱼落到船舷上,可惜又滚落海中。等我们张望着船头海面,期待着再有可爱的鱼儿跳进船里来时,水面突然平静了。朋友说:黄鱼会叫,鲻鱼会跳,鲻鱼性格倔,受到阻拦不会向后退,刚才船是迎头遇上了一个小鱼群,若遇上的是大鱼群,那就不止是一条鲻鱼跳进船舱了。他说,过去当渔民时多次遇到鲻鱼跳进船舱的事。

    上午的海上经历让我惊叹,午餐的鲻鱼吃法也让我大开眼界。有清蒸的、醋溜的、暴腌的,俨然一桌鲻鱼宴。正吃得美滋滋的,一大盆堪称气势壮阔的咸齑笋丝烧鲻鱼又端上桌来。这条自投罗网的鲻鱼虽像一面弓似的弯着身子,但仍撑满了那长圆形的大鱼盆。在鱼身上切出的刀纹,经烹饪后翻卷出道道细嫩雪白的鱼肉,在青色的鱼背映衬下像是海滩上涌来的一道道雪浪花,再配上咸齑的赭褐色、笋的象牙白,盆中汤水荡漾,盆上热气腾腾,形容为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也不为过。未及动筷,单是看着,鱼香已扑鼻而来,让人陶醉不已,等带汤连鱼肉舀一勺入口,鲜美得无词形容。

    一桌人的筷子、羹勺一番狂轰滥炸,一大盆咸齑鲻鱼不多时就被消灭。这时,一盆鲻鱼“鱼生”又端上了桌面。过去曾耳闻过海边人说起“鱼生”一词,但不明究竟。待看到盆里那无刺无皮、拼成一圈的白花花鱼片,才知所谓鱼生就是生鱼片。这也不奇怪,在奉化方言中,有一些词语是与普通话的词序相颠倒的,如把“客人”叫做“人客”,把“喜欢”说成“欢喜”等等。在当时,生吃三文鱼、象鼻蚌等尚未在这里流行,此前我至多只吃过在盘中还会哔哔弹跳的醉虾,还从没有吃过生的鱼。老实说,在朋友的怂恿下,我第一筷下去时心里是忐忑的,当硬着头皮又故作轻松地把一片沾上调料的薄薄鲻鱼片放入口中,咦,竟然没有预想中的生腥味,而是鲜嫩爽滑、活色生香的本真鱼香,不由得马上第二筷又伸出了……多年后,我吃到日本料理里的所谓刺生或刺身,心想:不就是我们这里的鱼生吗?日本的刺生或刺身,原本就是从我国沿海地区流传过去的。

    那天中午喝完酒上饭时,有一道鲻鱼冷菜端了上来,朋友说用它下饭正好。原来,这道冷菜是清蒸鲻鱼的汤水,做完后先放入冰箱速冻,现端上桌来,已凝成薄薄的鱼冻。因清蒸时有黄酒、酱油、姜等调料加盟,这道鱼汤冻看上去有着如红宝石晶莹暗红的色泽,吃到嘴里凉津津的,有木莲冻般的质感,在酒酣耳热之后下饭真是恰到好处。这是我此生遇到的最奢侈的鲻鱼宴,只有唯一,没有之一。

    临别时,朋友送给我两大块晒干的鲻鱼子,说:你喜欢喝酒,蒸一蒸,可以下酒。当时心中之情正如张岱在《陶庵梦忆》所言:“酒醉饭饱,惭愧惭愧。”回家后,我把它当成宝贝,一点点掰着蒸吃。有一年去台湾,在高雄夜市里慕名品尝了台南名菜“乌鱼子”,店主向我介绍说,这乌鱼子被日本人认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台湾曾有过日据时代,对日本人的看法我有一种几乎是本能的不以为然,再说西方比较公认的世界三大美食是法国的鹅肝酱、法国和意大利的松露(我曾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城尝过,好像与国内吃的松露也没有太大的差距)和用里海鲟鱼子做的鱼子酱,日本人以乌鱼子偷换概念,“狡猾狡猾的有”。不过,高雄的乌鱼子经烘烤,又加了佐料,味道确实不错,又很有嚼感,但多嚼了几下,我的舌头味蕾里倏地生起一种久违的味觉。原来,台湾人因鲻鱼背青黑色而称它为乌鱼,眼前在碟子里几片金黄色的乌鱼子片,就是我在奉化吃过的鲻鱼子!

    鲻鱼是人类最早养殖的海鱼之一,据文献记载,我国东南沿海人工养殖鲻鱼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与多数鱼不同,鲻鱼即使是养殖的,味道也很不错,《大清一统志》还称野生的还“味不及”养殖的,当然这是智仁之见了。如果要品尝野生鲻鱼的风味,还得去象山港边,那里的渔家饭店里多的是野生鲻鱼,也就本地人所称上洋桃花鲻鱼。这些上洋桃花鲻鱼,由传统的串网、溜丝网、涨网及扳网捕捞来。近几年来,来这里的海钓客越来越多,鲻鱼集群性强,一般同等大小的鱼聚集在一起,所以诱到了一条鱼,也就是诱到了一群鱼,如果钓技不错,就会收获连连。鲻鱼在刚上钩时不怎么挣扎,但拉出水面时就暴露出“鲻鱼会跳”的本能,狂跳不已,但这时已来不及了。所以,也有钓上来的野生鲻鱼上了滨海饭店的餐桌。

    人生命途看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许多的美好,往往转瞬即逝,一去不复返。好在一年一度的桃花鲻鱼鱼汛总和美丽的桃花花讯相约而至。“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谢空折枝。”花事如此,人生如此,那么对桃花鲻鱼呢?也许有人会以为,若错过了今年,还有明年。不过,明年的鱼已不是今年的鱼,那明年的你还仍是原来的你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