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武科,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空间规划二所所长、奉化区国土空间项目规划负责人。 记者 赵雪雁 刘文博 楼一桢 奉化设区的5年里,城市框架越搭越大,发展脚步越来越快。日新月异的环境为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带来了全新体验,“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视觉冲击、有同城化加速红利下生活的更加便利、有民生指数快速提升后的稳稳幸福”……五年来,奉化50余万城市个体的感同身受汇聚成奉城精彩蝶变的华丽乐章。今天,我们把视角转向奉化这座城市的规划师,从他与奉化的故事,感受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 作为奉化城区规划的执笔人和亲历者,王武科见证了规划图、效果图逐渐变为现实中高楼、道路、公园的过程。 王武科是陕西人,第一次来奉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便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惊喜的是,他很快在工作上与奉化相遇。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接奉化空间规划项目,王武科参与其中,这给了他用专业技能为奉化发展描绘蓝图的机会。 虽然喜爱这片土地,但从专业角度来看,王武科坦言,5年前的奉化在城市面貌、景观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上,和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尽管有丰富的经验,但这一次,王武科犯了难。作为规划师,他清楚地知道,建设需要速度,但在高速发展中,城市建设容易雷同。回想起初到奉化时留下的记忆,他希望能帮助奉化在快速发展和慢节奏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既凸显奉化人文生态之美,又能让奉化展现现代都市的魅力。 名山建设、溪口名镇建设、滨海大花园开发,成为王武科团队重点规划项目。王武科认为,这既能保留奉化独特底色,充分打响“金字招牌”,也能够满足后工业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一个地方的发展是长远的。”王武科说,“城市最终拼的不是有多少土地,而是发展品质、山水环境等要素,而这恰恰是奉化的优势。” 奉化发展速度很快,王武科感受最深的是交通。以前和团队一起来奉化调研、开会,他们称为出差,需要住几晚才回去。随着轨道交通3号线鄞奉段、机场快速路南延的竣工通车,宁波中心城区到奉化的交通时间大大缩短,他们来奉化只需要30分钟左右车程,“下午来奉化开会,晚上还能赶回家喝上热汤”。有时,王武科懒得开车,会乘坐轨道交通一路向南,看着沿线的高楼拔地而起,既惊叹速度之快,又倍感自豪。 每天上班打开电脑,王武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奉化地图。从2D规划图、3D效果图,再到一周至少3次实地考察,让他从平面到立体对奉化这个城市有了深刻认识。他笑着说,自己对这里的了解,不输土生土长的奉化人。 对于未来,王武科充满期待,虽然他负责奉化的规划设计,但现在城市发展非常快,常有他们预料不到的惊喜。成千上万人正在参与新城区的建设,他相信,奉化可以迸发出无限可能。 工作之余,王武科会带上孩子到宁波湾晒太阳、挖沙子,或是跑到老城区,只为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牛肉干面或是一口流油的生煎包。此时,他不再是勾勒发展蓝图的规划设计师,而更像一名与奉化相识已久的“老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