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A4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1年奉化区居民慢性病与死亡原因监测报告出炉

慢性病是影响我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

    2021年奉化区居民慢性病与死因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奉化区居民期望寿命81.58岁,其中男性79.80岁,女性83.50岁;健康期望寿命71.7岁,9.88年为带病度过;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9.49%,劳动力人群的慢性病状况不容忽视;影响我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是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恶性肿瘤仍是全区户籍居民首位死亡原因。

    ■我区居民期望寿命81.58岁

    期望寿命又称预期寿命,代表的是一群人或全部人口的预测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每年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波动幅度不会很大。期望寿命根据各年龄段人口的死亡情况计算后得出的,指在现阶段0岁组(人群)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应该活到的年龄。2021年奉化区居民期望寿命81.58岁,男性79.80岁,女性83.50岁。

    ■健康期望寿命71.7岁,9.88年为带病度过

    关于寿命,一般谈论最多的就是一个人活了多大岁数,其实在医学上这只能称作是“自然寿命”,而高质量生存状态下的长寿,也就是一个人能拥有较长的“健康寿命”,对我们这个老龄化逐步加深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期望寿命估算的是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是指人们能维持良好日常生活功能的年限,以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为终点。相对于以死亡为终点的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更加关注生命的质量。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的差值即是病伤残寿命。

    2021年奉化区健康期望寿命71.7岁,也就是说对0岁组婴儿未来预期寿命81.58年而言,这9.88年差值即是病伤残寿命,是带病度过的。影响我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是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容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疾病进程长、医疗费用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为有效预防、控制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区疾控中心建议,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恶性肿瘤占比大

    重大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指30至69岁人群中死于这四类慢性病的概率,2021年奉化区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9.49%,恶性肿瘤过早死亡率7.26%,占四类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的76.50%。因此,要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要重点关注和预防恶性肿瘤。根据恶性肿瘤发病谱,男性应重点预防肺癌与胃癌,预防肺癌以戒烟、控烟为主。预防胃癌要吃低盐食物,不吃霉变的食品,不暴饮暴食,经常食用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女性,国际公认通过筛查能降低死亡率的癌症为宫颈癌和乳腺癌,因此建议35岁以上的妇女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达到健康浙江工作要求

    2021年奉化区心脏病死亡率89.42/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124.31/10万,心脑血管疾病总死亡率213.73/10万,已达到健康浙江行动中全省的平均水平214.92/10万。心脑血管疾病是高血压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要做好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工作,重点是要做好高血压的发现和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可以参加由卫生院免费提供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项目,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同时做好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做到合理饮食、控制体重以及杜绝吸烟及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区疾控中心 周福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