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2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一地一品”法治文化示范阵地建设稳步推进

    通讯员 葛钰颖

    法治文化阵地是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法治建设水平的直观体现。近年来,我区统筹谋划,持续发力,稳步推进乡村“一地一品”法治文化示范阵地建设工程,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法治氛围。2017年以来,全区累计新增乡村法治文化示范阵地63个,总数达到75个,形成了较好的规模化发展态势。阵地的建成,不仅扮靓了乡村风景,也厚植了法治土壤,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使法治乡村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促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谋篇布局 实现阵地建设系统化规范化

    精心谋划,完善工作机制。围绕“抓点带面先行、示范创建支撑”的工作思路,将乡村“一地一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实施战略,作为法治乡村建设重要载体加以推进。通过优先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示范型阵地,树立乡村法治建设典型样板。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对阵地建设的形式、内容、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各镇(街道)每年至少新建1个的任务目标,并落实经费保障,有力实现阵地建设的持续性、连贯性。

    因地制宜,深化建设模式。对各地申报的建设计划进行前期审核和评估,综合实地调研、现有资料等情况,按照镇(街道)自建为主、区镇合建和镇村联建为辅的模式,灵活推进阵地建设。落实责任分工,加强跟进督导,确保乡村“一地一品”建设推进有方向、有热度、有力度。如对于具有天然建设优势条件的,采取区镇合建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区司法局先后联合莼湖街道、江口街道建成了“中国第一渔村”桐照村海洋渔业法治文化园、滨江民法典法治文化园等引领型阵地。

    优化资源,促进互利共赢。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及早把乡村“一地一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热点工作,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在借势借力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乡村建设品质和效率。如尚田街道将法治元素融入乡村旅游景观改造升级中,建成鸣雁村法治文化苑,让乡村同时拥有了美丽颜值和法治内涵,形成了法治乡村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衔接、统筹推进的良好局面。

    强强结合 实现阵地建设特色化多元化

    贯彻“九字方针”,发挥头雁效应。所谓“九字方针”,就是指“特色村、重点村、旅游村”。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始终把这三类行政村作为乡村“一地一品”建设的首选对象,通过建设资源的倾斜,打造法治明星村、品牌村,为培育和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乡村添砖加瓦。如借力林家村“天下第一桃园”和全区桃文化节建成的“法治桃林”,立足“全球生态500佳”、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滕头村建成的法治文化园,依托金峨村“全国文明村”和杜鹃花节响亮招牌打造的法治文化公园,此外还有“曹雪芹风筝文化村”缪家村的宪法文化公园等,成为乡村建设发展中一道道靓丽的法治风景线。

    突出法治主题,强化法治熏陶。围绕《宪法》《民法典》《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等宣传重点,广泛选用法律条文、法治典故、法治格言、法治谜语、法治漫画等内容,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建成了一批时时处处表现法治元素内容、传播乡村法治理念的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步道等。如在“全国文明村”“缸瓦艺术村”后畈村,“牧童骑牛”的造型吹出了《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宣传之风;在“最美菊花小村”周村,“法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巨型墙绘令人眼前一亮。目前,全区已实现民法典主题阵地镇(街道)全覆盖。

    推动多元融合,深化共治共享。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将乡村“一地一品”建设与党建、清廉、平安、三治融合、垃圾分类等工作相结合,通过多种元素的融入、组合和碰撞,打造内容更丰富、涵义更广泛的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如在江口王溆浦村打造的党建、清廉、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在溪口五林村建成的首个三治融合主题公园等,让群众感受到了更加多元的“大法治”熏陶和教育。

    总结推广 实现阵地建设品牌化长效化

    编印图册,打造便民法治攻略。加强提炼,推出精美宣传图册《法治文化阵地掠影册》,清晰绘制各法治文化阵地方位分布地图,图文并茂地展示了36个经过重点挑选、凸显各地特色的乡村“一地一品”法治文化阵地情况;编印《法治文化阵地宣传手册》5000多份,与图册配套宣传,通过精美大方的设计、详实生动的内容,为广大群众探寻和了解身边的乡村法治文化阵地提供了“攻略手册”,提升乡村法治文化阵地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串珠成链,打造法治文旅路线。整合乡村“一地一品”阵地、民主法治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景区等资源,通过穿点成线,推动法治文化与旅游文化、乡村文化充分融合,推出“滕·峨”乡村振兴法治风景线、浙东滨海红色古村法治之旅等乡村精品法治文旅路线2条。市民既可以实地感受“乡村振兴的佼佼者”滕头村、金峨村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成效,也可以畅游“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松岙海沿村卓兰芳纪念馆和宁波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水墨马头”村。摄制发布《奉化法治文旅行》宣传片,在“甬派”客户端发布后点击量达25.2万,吸引带动市民走进乡村,体验打卡各法治文化阵地,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

    立足长远,打造“两好”优质阵地。按照作用发挥好、群众评价好的标准,做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阵地的美誉度和活跃度,推动“一地一品”建设工作长效发展。一方面,加强对已建成法治文化阵地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更新内容、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另一方面,结合“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和重大节庆活动,利用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普法宣传进农村、进社区,不断满足群众法治文化需求,提升法治素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