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剑萍 生活跟美学挂上钩,似乎远离了百姓人家。然而,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作家蒋勋说:“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中文字很有意思,就像“忙”这个字,“心”旁一个“亡”。很直白,忙就是心灵死亡。生活需要你慢下来。 诚如蒋勋说的“我一直希望在生活美学里,我们要强调的美,并不只是匆忙地去赶艺术的集会,而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我认为生活美学最重要的,是于细微处体会品质。现代社会,食、衣、住、行里很多东西是大批量生产而来,人们容易得到,也不加珍惜。而那些加入更多的关爱之情的东西,即使年代久远,也是活色生香,让人怀念。 就像我怀念祖母做的腊笋烤肉。年少的我们一放寒假就迫不及待回到祖母家。切腊笋是一个体力活,我们刚好能帮忙。祖母用柴火灶烹煮,锅内加入少许油,放入姜片、八角、桂皮,小火炒香,加五花肉翻炒,炒至五花肉外表微黄,肥油析出,加入酱油、糖上色后,注入大量的开水没过五花肉,用中小火炖煮。另起一锅,让清水没过洗净的腊笋薄片,用大火煮开,再将五花肉连同汤汁一起倒入腊笋锅中,中小火炖煮一小时后加入少许盐,再继续炖煮一小时,腊笋烤肉就做成了。祖母通常把做好的腊笋烤肉盛在“绿碧甑”里,满满当当。吃时,取一碗放在柴火灶上蒸一蒸,端上桌,肉更加酥烂。色泽柔和的“绿碧甑”一直留在心底,视觉的记忆未曾褪色,口腔里美食带来的快乐,未曾忘却,只因是有独一无二并且无法复制的一些人和事,在心灵上有着特别的感动。 蒋勋有件棉布白衬衣。他舍不得用洗衣机去洗,怕会变形。他会用比较好的洗衣精泡着,用手揉搓干净。他之所以这么用心保护这块对他来说非常温暖的棉布,是因为这是朋友送的,情谊在其中。 物质变成美,是因为人给出很多的情感,正如你真正细心去烹调的那一道菜,你很精心地去洗出来的一件衬衫……你付出的爱使物质变美了。 庄子多从大自然和一般生活中发现美,蒋勋深谙其道,善于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大美。在《品味四讲》中,蒋勋从食、衣、住、行方面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在小吃里发现信仰;感受服装的体温;如何营造一个家;怎样将急躁、焦虑和抑郁的心情转化成缓慢的生活节奏;如何从生活细节中找到快乐,享受悠闲的文化…… 愿我们在享受孤独与体悟生活后,找到自己独特的品味,从生活美学中获得情感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