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捣蛋鬼”成长记

——浅谈用爱的力量转化学生

    张爱珍 

    班上有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享尽了隔代的宠爱。其父母经商,经常在外奔波,很少与孩子交流,他们对孩子学业的要求是“跟得上”,轻视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认为,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因此,该生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养成了随意、任性的思想观念。

    该生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来对待和处理周围的同学及人际关系,平时对他人热情,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但常无法控制自己言行的度,尤其是在家中或学校来了客人时,他更是热闹非凡。好表现,跟所有的人说话,做过分热情的动作,情绪异常高涨。课堂上,做小动作、讲空话,喜欢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和表情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课堂及周围同学的影响。

    面对孩子的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爱。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的面前。(1)亲近。经常拉拉他的手,轻轻摸摸他的头,使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和喜欢。由于他特别善交际,不一会儿就跟我混熟了,主动同我讲了许多关于他的事。(2)赞扬。及时给予称赞,“你好棒”“你真行”“我这下放心了,你肯定能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加油”等,用教师的肯定,使他转变心态。(3)给予时间。知道他特别好动,就不时地给予他活动时间,使他有了充分的时间释放能量,那么在不该活动时,就能安静下来。

    2.只要有可以表扬的优点,尽量进行表扬。该生常常用各种行为来获得别人的关注。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他的行为就产生了反感。针对这一点,我尽量放大其“突出表现”。如有一次他提水时把裤子弄湿了,洗抹布时把袖子浸湿了,擦墙壁又把脸搞脏了。劳动结束后,我让他站在讲台前,让全班学生好好找找脏的原因。我又在全班学生面前列举了他的种种优点。事后,我又找他交流看法和心情,孩子也深受感动,对自己的行为也有了更多的约束。

    3.培养自我约束力。经过观察,我发现该生聪明,但控制自己的能力有些弱。这样的孩子也不愿受人约束,所以,在班干部选举中,我又对其委以重任,让他担任纪律委员。他欣喜不已,感觉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受到了老师的重用,干劲十足,行为也有了收敛。

    4.抓住时机进行教育。(1)在孩子取得成绩时,我常不失时机地表扬他,同时又指出他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他特别乐于接受。(2)在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常对他所做的事进行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所在,使他快速走出困境,且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3)他有重大过失时,常在指出严重后果的同时,给予充分的自省时间。减轻了他的负罪感和畏惧感,起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4)在他受到委屈时,与他一起分析情况,客观公正地对待他和其他同学。(5)在他人取得成绩时,我常拿他来作榜样,鼓励他、促进他。

    一学期下来,该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学习上,上课能做到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在行为习惯上,渐渐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同学之间的友谊加强了。在生活上,懂事不少,家长反映在家能主动干家务。如今,孩子的确开始转变了,爱确实能够改变一个人,爱也是转化学生的动力之源。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严,爱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方式。教育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由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本案例中,小男孩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捣蛋鬼”:上课捣蛋,没有纪律约束力,好表现。通过一次次精心交谈、教育、表扬,小男孩的行为发生着惊喜的变化:学习主动了,自觉关心集体了,对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约束力。这些都来自于教师的爱的转化,也只有“爱的激情”点燃了学生心灵的火花,才能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

    作者系尚田中心小学教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