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竺盛涌)“你们帮我们拿到了经济补偿金,省去了很多麻烦,真是要感谢你们。”12月12日市民向某某特意致电方桥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调解员张风雷表示感谢。 向某某夫妇原来在方桥街道某磁业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近期该企业因被征迁而要搬迁至外地新厂区,企业要求向某某夫妇去外地新厂区工作。向某某夫妇拒绝企业的要求,解除了与企业的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被企业拒绝。12月9日傍晚,向某某夫妇向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求助。调解员张风雷当即向向某某夫妇和该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情况,并在随后的两天双休日里做该企业负责人的思想工作,释明法规规定,讲清利害关系,最终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12月12日一早,向某某夫妇就拿到了约1万元的经济补偿金。 这是方桥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日常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为搬迁的某机械公司140多名职工向企业争取到近400万元的经济补偿金;为非正常死亡的困难职工向企业争取到经济救助金30多万元;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职工向企业争取到社保补缴费2万多元;为某物流企业协调解决员工工资争议而迅速恢复正常经营……一桩桩劳动纠纷案件的化解,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企业的稳健发展。 自2019年街道成立以来,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共受理劳动纠纷转办件及投诉申请件550件,调解成功430件,涉及金额约2500万元,其中今年调解成功197件,涉及职工1100余人,涉及金额98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到85%以上,获评宁波市“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方桥区域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多,加之近年来开发建设的持续推进,区域建筑工地、拆迁项目多,并在疫情和经济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劳动纠纷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群体化的特征,涉及物流、制造、建筑、餐饮、娱乐等行业。 “针对当地实际,街道多措并举提升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发挥专业性调解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负责人陈旭刚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2020年成立了街道劳动纠纷多元化联调平台领导小组,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协调多方力量参与,制定了“1+X”基层劳动纠纷多元化联调机制工作方案,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切实提高调解成功率。 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统筹做好接待、受理、监察、调解等各项工作,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劳动争议受理窗口,严格规范接待、咨询、受理、调解等工作环节,秉承公平、公正、高效、便民的原则认真回应劳动维权诉求,加强与区劳动监察大队的联系与合作,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各村社便民服务站设立劳动保障窗口,配备劳动关系协调员,负责劳动政策法规宣传和劳动纠纷隐患排查。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设立劳动仲裁窗口,融合司法、法院、公安、城建、工会等多方力量,推进劳动纠纷一窗受理、分类处理、联动处置、一站式化解。 同时,街道通过窗口、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各类劳动纠纷,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回应当事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尽早发现、提前介入、及时解决”;通过微信群、发放宣传册、剖析案例等方式,广泛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咨询等工作,切实提升辖区企业和劳动者法律意识,引导双方通过合法渠道解决劳动纠纷;组织劳动关系协调员走入企业、工地、社区、农村,排摸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争议纠纷隐患,监督指导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积极参与企业相关劳动制度制订,提高企业自主预防、化解劳动纠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