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B8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恒适变 矢志前行

    1990年前后,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文件。与此同时,县级地域相继成立了广播电视局,实行局台合一体制。这一具划时代意义的重磅政策,让原本由水泥矮方杆、公用细铁丝和木框小喇叭组成的,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远远不相适应的奉化广电,一夜之间跨入了充满着无限潜在活力的新时代。广电人在几乎一片空白的土地上开始了守恒适变、矢志前行的新征程。

    守恒——不忘初心,坚持新闻立台,努力将党和政府舆论导向功能推上新台阶。

    同志们时常感慨,新闻工作是不容易干的,一头连着党的纲领主张,一头连着群众的日常生活,如果没有理想与信念的支撑,怕是很难胜任这份工作。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只要有新闻发生,同志们总是冲锋在前。在这样的恪尽职守下,诞生了《一天走过五十年的路》《十分钟庆典耗资十二万元》《到了这里,才知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的》等新闻精品佳作,在省市获得多项荣誉。其背后是采访记者直击一线,剪辑编校人员不懈于内,大家都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用手中的摄像机和笔杆见证时代风云。

    广播电视要拥有观众、富有生命力,就必须推出好节目。那几年,“二台”格外重视节目质量提升,在采访上下功夫,形式上动脑筋,制作中花精力,增设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栏目,1995年首次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并大获成功;电台也经过反复酝酿,广播时间延长至15小时30分,自制节目就达10小时10分。《热线回音》《微笑每天》《锦山纵横》《案与法》等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制作精良,广受好评。

    适变——从零突破,追弄改革大潮,加速构建适合广播电视高效运行新体系。

    在市中心建造一座高111米、建筑面积2.2万平米,高质量功能齐全的广播电视播控大楼,在当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奉化广电人全额自筹资金5000万元,于1997年11月点燃了破土动工的鞭炮。经过奋战,一座外型挺拔秀致的播控大楼于2000年7月竣工,成为当时全省县级台中最高最大的广电播控大楼。几乎与此同时,一张连接千家万户的广播电视光缆传输大网动工辅设,又几乎与播控大楼同时竣工,成为继供电网、电信网之后,奉化独立运行入户的第三张大网。

    还记得,建台初期只有2名中专毕业技术人员,乡镇站为零。在一筹莫展之际,奉化广电请求省广播电视学校破例在奉化特招一个班。1997年9月,特招班从高考落榜的毕业生中挑选了33名成绩优异者,此举迅速破解专业技术人员奇缺的难题。同时,为顺应广播电视网络必须上下整体传输运行的需要,广电在当时奉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将早年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的广电站,重新收归广电局垂直领导,及时理顺乡镇站管理体制。

    经过几代广电人努力,一座高规格的播控大楼、一张高速率传输信号的光缆大网、一支强大的专业技术队伍和一套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共同构建了广播电视高质量运行新体系,也标志着奉化广播电视跨入新时代。

    不满足于现状的奉化广电人,不会停止继续前行的脚步。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广播电视台与奉化日报视频声频纸媒三大媒体平台适时牵手融合,成为奉化最具公信力的强势主流媒体平台,将为助推奉化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加强劲的舆论导向功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