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波 奉化文坛近日喜讯连连,作家虞燕推出了她的首部散文集《小岛如故》,诗人林杰荣出版了新诗集《渔村史》。近期的三味沙龙,文友们一起讨论了这两部新书。 虞燕原籍舟山长涂岛,父亲是海员,邻里街坊都是渔民。大海赐予人们丰厚的馈赠,也带来狂暴的台风和猝不及防的死亡。因此,望海而生的人们养成了乐观勇敢的性格和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小岛如故》就是一部记录海岛和岛民生活的非虚构文学。正如蒋静波老师所说,虞燕以小说家的语言写散文,风物中有故事,故事中有人物。所以它比一般小说亲切,又比普通散文多了点情节跌宕之美。本书生活细节逼真又有新鲜感,能吸引人读进去。 虞燕分享了她创作《小岛如故》的心路历程。她生长于海岛,受过父亲同辈海员的疼爱,如今看着父辈渐渐老去,许多叔叔伯伯离世。这种人世的变迁使她有创作的冲动,想趁着自己还记得,把过往时光捋一捋。本书收录的文章都在纯文学刊物上发表过,从国家级刊物《人民文学》到我们宁波本地的《文学港》都有,质量上有保证。同时,因为书中所记都来自于虞燕的真实经历,所以它又是一部情感真挚的少女心灵史,你能从中读到生命的喜悦、期盼、迷惘和成长。 林杰荣是奉化桐照人,祖辈父辈都是渔民,家里经营着一个冷库。和虞燕一样,海是刻在他血脉里的印记。初三那年,林杰荣便在奉化城区生活,每次回到桐照,他都发现自己在用一种陌生的眼光审视熟悉的家乡。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恰好是诗意萌发的种子。林杰荣之前许多年一直在诗歌创作,但都是零散不成系统的。近几年,他开始有意识地写一本有关桐照渔村、渔民的诗集,于是就有了《渔村史》。诗集分为“渔村史”“流水书”“远在故乡”“县城与村庄”“轻轻地活着”五辑,从聚焦渔村、渔民、鱼市、景与物,到把渔村置入整个城乡版图,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遥远的心灵距离去关照,重新挖掘它所蕴含的精神能量。林杰荣也表示,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他将转变诗风,尝试以更口语化地形式去写诗,将语言的轻,化成诗的重。 《小岛如故》和《渔村史》都是海边的人写海边的事。在文字越来越快餐化、情感越来越程序化的现代,这种对过往的追溯、对真实生活的书写,本身就是一种勇敢。 三味沙龙上,文友们从这两本书出发,讨论了非虚构文学、海洋文学、诗歌创作等话题。没有主持人,没有规程,不涉名利,无关利益,有感而发,浅入浅出。这是文学带给我们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