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洁静 《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与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师在开展课程时要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与兴趣,开展幼儿生成活动。秉着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传承家乡文化的原则,我们开展了“葵宝年年糕”项目课程。 一、以幼儿兴趣为主,创造乡土环境 (一)创设相关游戏区提供支架 游戏是幼儿体验感受乡土文化的最佳途径,能让幼儿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因此,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开设了美食店的游戏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体验用黏土制作年糕、贩卖年糕的过程,在一声声的叫卖声中初步感受乡土文化的气息。我们通过环境布置,尽可能地烘托出过年的气氛,让孩子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奉乡的年味。 (二)开设生活操作台支持体验 轻黏土的制作并不能完全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因此,我们还开设了生活操作台,提供实物让孩子们可以在洗一洗、切一切、煮一煮、尝一尝中充分感受年糕的美味,体验制作年糕美食过程中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以幼儿活动为主,给予乡味操作 (一)采访、记录、分享经验 活动前期,我们通过谈话、讨论、调查等方式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与需求,共同制定年糕计划,根据孩子们的已有经验确立活动目标与重要实施环节。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小组计划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事,例如向身边的人采访,并在采访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最终将自己采访到的内容分享给同伴。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经验得到了分享,依据计划来做事也更有目标性。 (二)收集、实战、积累经验 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孩子们事先画好需要收集的材料单,用打勾的方式记录哪些材料已收集,然后汇总。最后用统计的方式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记录,以保证所收集到的材料能够满足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需求。 在蒸年糕、打年糕、做年糕、切年糕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自主分配角色及任务,有人烧火,有人设计年糕花纹,有人觉得自己力气大可以扛动石锤来打年糕,也有人觉得蒸好的年糕太烫,需要有人来帮我们。因此孩子们又纷纷制作邀请函,邀请保安叔叔和保育老师来帮忙。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断积累制作年糕的经验,了解年糕制作的全过程,体验乡味情怀。 (三)观察、比较、反思经验 制作好的年糕显然与平时售卖的年糕外形是不同的,在品尝的时候口味也有所不同,孩子们发现平时售卖的年糕吃起来更软糯,口感更好,而自己制作的年糕热的时候还能吃,等凉下来后特别硬,用切年糕机也切不动,哪怕是煮过后吃起来的口感也是有些粉粉的、糙糙的,不似售卖的年糕味道好。反复比较、问询后,发现年糕制作的时候糯米和粳米的比例有所不同,售卖的年糕经过机器的反复捶打、压实就会更有弹性,手工年糕在捶打过程中需要人们自主控制力量,时间久了会累,因此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还有一个差异是速度,手工年糕要求速度要快,在捶打好的年糕还没冷却的情况下快速地揉搓造型,这样才能像售卖的年糕那么光滑。 在晒年糕时发现了因为年糕的厚度不同,所以需要晒制的时间也不同。薄一点的年糕片只需要一天;而比较厚的年糕片,则需要两三天;特别厚的年糕片,则需要晒制五六天;在炒年糕时发现越炒越重了、年糕片出炉后薄片味道是苦的,而厚的年糕片的味道还差点什么,根本不脆等。孩子们经过反思、找资料、询问等途径,再一次对年糕的制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以幼儿表达为主,关注乡情体验 (一)感悟储存年糕智慧 制作好的年糕一下子吃不完,储存成了一个问题。孩子们通过走访,将浸泡年糕的方法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后一一进行尝试。 浸泡可是有讲究的,制作好的年糕不能马上浸泡,也不能晾晒,而是将年糕码起来放在阴凉处风干表面,大概一周左右再将年糕一条一条分开来继续在阴凉处风干。再风干一周左右就可以将年糕放在水里浸泡了。浸泡的时候也有讲究,水需要没过年糕,浸泡的水一周需要换一次。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孩子们发现奉化人的智慧真是太赞了。我们在第一次浸泡的时候年糕没有风干,而是选择了晾晒,结果年糕都开裂了;第二次风干的时间不够,浸泡的年糕都起糊了,浸泡年糕的水白白的一层,取出来的年糕表面有滑滑的粉质一样的东西。寒假期间,因为没有沟通好请值班老师或门卫叔叔去更换浸泡年糕的水,结果在开学回来的时候发现年糕水的表面浮了一层变质的霉菌。 年糕可以一直浸泡在水里吗?当然不是。但这样的方式可以坚持到来年的春天,而这足够以前的人们解决冬天食物缺乏的窘境。在浸泡年糕过程中,孩子们感悟着奉化人的智慧。 (二)分享感受年味氛围 聪明的奉化人将年糕制作成了各种美食,孩子们了解后,赶紧向家长收集各种制作年糕的美食的方法,有些还将年糕美食在家里做好带来和同伴分享。根据孩子们的意愿,我们向园部提出申请,想要组织一次年糕美食分享会,同时让孩子们充分感受过年的氛围。孩子们纷纷画下自己想要制作年糕美食的意愿单,请家长帮忙在活动当天制作美食。由于疫情的关系,最终我们的活动以摊位的形式展开,每班组建一个年糕美食的摊位,一名老师和两名幼儿充当摊主,吆喝每名幼儿来品尝自己家的年糕美食。孩子们手中则有一张品尝卡,可以选择品尝自己最喜欢的5种年糕美食,每品尝一种摊主就会为其敲一个章,这样既保护了孩子们的胃,又让年糕美食得到了分享。在这样摆店铺逛摊的形式中,孩子们又充分感受到了过年热闹的氛围。 (三)萌发爱乡传递想法 如此美味仅仅身边的人分享肯定也是不够的,在得知何妈妈远在北方的朋友从未吃到过如此美味的时候,孩子们想到了要将年糕美食跟远方的小伙伴分享。如何快递?如何包装?地址在哪儿?活动进行到这里,我们又出现了一些小难题,但这根本难不倒我们的小朋友。依依的妈妈刚好在邮政公司上班,我们邀请她来为孩子们讲解快递的步骤,并向何妈妈询问快递地址,再为远方的朋友包装年糕干、设计心意卡。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着浓浓的爱意传递。特别是当我们收到远方客人“吃到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年糕干感觉味道特别好,感受到了奉化人的热情,心里觉得暖暖的”的回馈的时候,班里的小朋友都为之欢呼起来,孩子们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在“葵宝年年糕”项目活动中,课程就是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以孩子为主体,在一次次的发现、体验、感受、挑战等过程中引发新课程,在一系列活动中感受奉化年糕的独特风味、奉化人民的热情似火,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作者系奉化区锦屏街道城南幼儿园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