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2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赜索隐 妙尽幽微

蒋静波 

6月的沙龙,高鹏程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行吟诗的欣赏与写作的讲座。

行吟诗,即边行走边吟唱,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是旅游诗、风景诗,是一种借景言志、以景缘情的诗歌体例。高鹏程认为,狭义上,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边塞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中的绝大部分都为行吟诗;广义上,所有的诗歌都可以算作行吟诗。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接着,高鹏程边朗诵李白的骈文《春夜宴桃李园序》,边进行解读。高鹏程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从这个层面理解,人生是一场旅行,我们所作的诗歌就是行吟诗,此文包含的对岁月忽已晚的感慨,对乡关的怀念,对人生机遇的悲叹,对知己难寻、欢聚短暂的叹息等,这些内容都构成了行吟诗永恒的主题。

如何欣赏和写好行吟诗?高鹏程认为要同时做到三点:一是要熟悉该地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掌故;二是要了解该地方的山水地域环境特色;三是要融入自己的感悟体会和人生经验。要写好诗歌,还要善于从行吟的现场中寻找能引发诗意的物象、诗歌生成现象的细节,即处理好关系和秩序的关系。

高鹏程提出,当我们谈论诗歌的时候,我们必须掌握和提升中国古汉语的文学常识和鉴赏能力。

对于古代行吟诗的鉴赏,他以崔颢的《黄鹤楼》为例。此诗不但打破了律诗的韵律和规范,前四句一连出现了三个“黄鹤”,写成了“拗诗”(故意打破规律的诗),还抛弃了盛唐时登高诗抒发人生壮阔的胸襟的主题和豪迈的诗风,视线由远及近,由高向低,时间下行,抒情由外转内,在情景交融中,表达出了寻求内心的精神归依。

对于现代行吟诗的鉴赏,高鹏程介绍了美国现代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华莱士·史蒂文斯和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观念及其代表作。

史蒂文斯的诗歌主要表达个人的主观意识跟现实的关系,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本身并无诗意,只有人的主观介入才使之有了诗意的秩序。以其诗歌《坛子轶事》为例,诗人觉得,在田纳西州的小山顶上,只有放上了那只坛子,才使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自然风景符合了人的主观意志的秩序感、仪式感。反之,皆无意味、诗意。

另一首《原理》,写的是人及环境。人在一个环境里呈现出来的东西,能被周围的环境感知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马车、肖像、前厅、高床等,是公爵夫人的标配。此诗内部的秩序,处理得非常高妙。

而威廉斯的诗歌观念正与之相反。他强调,诗意本身就存在于自然万物和生活场景及其细节之中,诗人要做的,就是撷取其中的场景和细节,用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如他的《窗前少妇》,短短的29个字,呈现了5个动作,诗尾也即此诗最关键之处——“孩子的鼻子/紧贴在/玻璃上”,只有结合前面的细节,才能理解少妇抱着的是镶了镜框的孩子的遗照。虽然诗人没有主观介入,但细节处已向我们透露出失去孩子的少妇的巨大悲痛,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但是,这两位诗人的创作方法却是一致的,就是发现挖掘生活环境中的细节,梳理它们之间内在的关系,用富有层次的语言把诗意呈现出来。

高鹏程指出,美国的许多诗人从中国的古典诗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这在诗歌观点上,也可以进行印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提到,中国古典诗歌有两个境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显然,史蒂文斯的诗歌属于前者,威廉斯的属于后者。

高鹏程用大段的时间分享了自己创作诗歌的过程和技术上的处理。他表示,在创作中,他会将史蒂文斯和威廉斯的诗歌观进行融合,既呈现景物和细节,又进行主观介入。

《已未冬访王钫及巴人故居》,是一首简单、直白的诗歌。前面二节,诗人将气派的王钫牌楼及其身后低矮的厢房、政治人物和文学家进行并置,反映了很大的反差。每一节前面是客观呈现,后面是主观介入。第三节,写站在二楼门外的所见所闻所思,映射了巴人晚年的凄凉境况。最后,在牌楼门口,又将青石凳与前面二者并置,令人联想到另外的一种,也是最多一种人生——布衣的生活状况,不咸不淡,无起无伏。

高鹏程坦言,如果此诗中不加评论(主观的介入),只是将客观的事物并列起来,虽能达到某种效果,但会显得晦涩。

《青云村:脐带与阶梯》,在创作上有难度。素材有:一是从村名上获得的启发,令人想起诸如“平步青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相关的词句。二是村子基本情况,村子很大,出过很多的名人,村里的读书人不光自己读书,还舍宅、舍田,让家族的子女都去接受教育。但这还不够,得继续寻找、挖掘。当高鹏程看到村子北临剡江西傍泉溪,想到古代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地方的繁荣。创作时,他将反映该村历史发展必有的自然环境呈现出来,其中突出了“脐带”——江河,一方面连着外面的世界,一方面有反哺的作用。

高鹏程再三强调,到了一个地方,观察的角度一定要多方面,而且务必要贴着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自然来写,要抓住其独特性。为了使诗歌更加丰富,还要看到物象之间表面上看不到的关系。另外,诗歌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要设立一组相辅相成的对立关系,意象之间、结构方面都可以。并以他的《传灯庵》《海南看海》《鸿山的秩序》等诗歌说明。

以上内容,穿插进行,信息庞大,讲座结束时,我们还意犹未尽。原定还要讨论刘震云的短篇小说《塔铺》,怎奈时间不够。

这堂讲座,更多的是涉及诗歌创作的秘密,其实,这也是文学创作的秘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