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曙 6月16日的《宁波晚报》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为《真稀奇 鄞州一农户种出一米长夜开花》,我看了后为其点赞,同时也想起了自己种豇豆的乐趣。 我退休24年来,除了看书报、拉二胡外,对农作物也情有独钟。我曾种出过45斤重的大番薯、结18个瓜的大冬瓜。一年四季的普通蔬菜,可以说应有尽有。这么做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感到“田园泥土香,荷锄趣味浓”,是为了自得其乐。 今年春天,谷雨前后,我在自家院子西侧的花坛上,种了一些豇豆。种子是从市场上买来的,下种时,每孔株距45公分,用焦泥灰和复合肥打底,撒上少量泥土后,放入2粒种子,再盖上土,覆上地膜。待到豇豆6瓣叶片时,施些许追肥,促其快速生长。尔后,豇豆苗日生夜长,嫩绿似油,亭亭玉立,真是“看苗三分喜,农事半成功”,讨人欢喜。当豇豆发梢时,我从山上砍来竹子,搭起一人多高的豇豆棚。随着雨雾滋润,气温升高,加之精心呵护及培育,豇豆快速往上攀爬,抢空间、争阳光,唯恐主人看不见。几周后,满棚绿色一片,院子变得生机勃勃,面貌全新。不多久,从根部开始,每株一节一节,次第开出形如半圆的淡红色2朵花儿,接着结出2根宛若针线似的三不像小豇豆。当时我想,哎呀,可能买了一包假豆种,倒霉了。殊不知,豇豆慢慢长大后,变戏法似的,5天一个样,10天大又长,水灵灵的,一根根、一簇簇,碧绿青翠,挨挨挤挤,争先恐后地从棚上沉甸甸倒垂下来,为院子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我看看,喜出望外;妻摸摸,眉开眼笑,其乐融融。待豇豆成熟时,我隔三差五地用少量尿素加复合肥进行根外施肥,保持豇豆旺盛不衰。因此,摘一批,生一批;生一批,摘一批。现摘现煮,或放汤、或做羹、或烧烤,透骨新鲜,令人胃口大开,真是“常闻泥土气,更觉菜味香”。自给有余,给女儿、送亲朋,共享劳动成果,皆大欢喜。 今年豇豆生长期之长,产量之高,质量之好,超过往年。14株豇豆,从开始摘到落棚,毛估估250根上下。一般每根长60公分。另外5根特别惹眼,出类拔萃,我好奇地用尺一量,其中4根长度分别为75、76、79、85公分,最长一根为90公分差一点点,可与上文1米长的夜开花媲美。我看着,舍不得吃,用红布系好,作为记号,仍挂在棚上,老了,作为明年的种子。邻里见之,啧啧称道:“介粗介长豇豆,市场上少有,难得难得。”我听后,喜在脸上,乐在心头,劳动之愉悦,油然而生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