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赛慧)今年以来,裘村镇人大积极探索工作新路径,创新开展“一核双联、三出四会”的1234工作法,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取得良好成效。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个核心。该镇人大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全镇大局中谋划工作,确保人大各项工作与党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做到谋发展一盘棋、抓工作一个调、干事业一条心。 坚决落实民生实事项目“双联”责任机制。该镇人大代表积极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建立“人大主席团成员+政府分管领导”双联系制度,实现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专业化监督,推动项目按计划实施。结合该镇年度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由镇人大确定“政府项目督促年”活动内容,建立“人大代表+科室负责人”双联系制度,并找准人大工作与全镇中心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为推动裘村高质量发展尽力尽智、出谋划策。 建立健全“出题—出谋—出力”闭环解题机制。调研“出题”。人大代表进入选民微信群、选区收集社情民意,与镇社治中心对接,凭借线上平台交流、线下走村入户等,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丰富联系形式,把群众急难愁盼、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反映到党委政府,列入问题库,并提前调研寻找问题症结。协商“出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在协商过程中反映群众诉求、调研结果,协同各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监督“出力”。在确定整改方案后,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监督政府部门及时落实整改。同时发挥人大代表根植基层的优势,主动发挥本行业、本领域的特长,当好群众与政府的连心桥,参与并推动问题快速解决。 扎实运行学习、交办、督办、述职会议机制。常态召开学习会。精心选定主题,邀请专家学者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常态化开展学习研讨,提升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大力推进人大工作数字化改革,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打通人大代表了解人大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履行代表职责的新渠道。通过“浙里甬人大”“代表通”等渠道,促进人大代表综合素质和专业本领的新提升。及时召开交办会。梳理会议期间各代表提交的议案建议,动态收集闭会期间代表反馈的“疑难杂症”,由镇人大主席牵头召集政府相关部门、村(社区)负责人及群众代表,召开交办会,明确群众诉求、办结时限、预期效果。按需召开督办会。由镇人大主席牵头召集,对在交办会后,落实中出现的问题,由建议提起人对相关责任部门开展问政,面对面协商沟通、群策群力,督促政府加快落实,对已完成办理的要及时向群众答复。定期召开述职会。专题听取工业、农业、社事、城建四位副镇长的季度述职,不断提高督办效率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