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与手工活

孙翰钦 

第一次遇到手工活,还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提前退休,赋闲在家。直到有一天,二楼的邻居阿姨抱着两大袋家什敲开我家的房门。由此,母亲开始了她断断续续的手工活事业。

所谓的手工活,就是某些工厂为了节约成本,外包给个人的纯手工操作工序。有简单的、有复杂的,简单的单价很低,稍烦一点的单价稍高一些,收益主要靠量。出于第一次尝试信心不足,母亲一开始选择的是单价低、最方便的手工活,拼接小零件。我还记得当时的价格是每完成1000个有15元的酬劳。那是我又一次觉察到母亲的行事风格——谨小慎微、认真负责。哪怕活很小、利润很薄,也要规规矩矩,对旁人和厂家都负责。尽管邻居再三强调,厂家专职人员检查起来不可能那么仔细,自然要求也不会那么苛刻,不必要每个零件都装配得方方正正、严丝合缝。她在清点时也会帮母亲复查一遍,再转交给厂家,让母亲放心。实在通不过的,她会复工的,这个自然,她已是这方面的老手了。

没想母亲一接手这活,就来了兴致。摆开阵势、解开袋口,那场面瞬间如泥石流般一泻而下,眨眼间堆积成一座座小山,四面八方一堆堆的小零件把她围得水泄不通。白天坐在窗下,靠着日光;晚上则打开阳台小顶灯,只身奋战。

我还记得第一次的零件安装是将金属片插入黑色的塑料小模具中再两两拼接。因为模具插口粗糙、金属片粗细不一的缘故,所以开始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何况产品本身也有残次品。母亲的手指很快就硬生生地被按压出了水泡、出血,她就贴上创可贴再战。就是这样本来保养得还可以的皮肤不久就长出了老茧。

假期在家闲着,我也会上前帮忙。记得每次只要我弄得稍有一丝丝偏斜,被眼尖的母亲瞟到,她就会挑出来返工,说我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让我歇手。我很郁闷,理智上我分明知道这是母亲疼惜我的借口,可我听起来还是有那么点不舒服,于是会发点小脾气,甩甩手走人,但想通了很快又会回来帮忙。父亲埋怨地说,家里被母亲整得简直就像个垃圾加工厂。可尽管嘴上这样说,父亲还是很快败下阵来,忍不住又去关心母亲,端茶递水,一个劲儿地提醒母亲,长时间坐着要注意腰骨。可在工作上母亲一直都是个“倔脾气”,哪怕一份再小的工作、再小的事业,她都很认真,最后弄得父亲百般无奈地戴上老花镜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来。他说,是为了让母亲尽早完工、尽早休息,不至于生出慢性病来。

果然,众人拾柴火焰高,原来楼下邻居说的两个月左右交成品的期限,一家三口分工合作,加班加点,一个月就完成了任务。母亲兴冲冲地将货成袋成袋地抱到楼下,又问邻居讨要新的一批零件。因为我放假在家的时间和父亲下班后的时间毕竟不是一直有,所以开足最大生产马力的机会也不多。

已经快午夜12时了,一切早已被黑暗笼罩。我家阳台的小顶灯却还是孤独地发出昏暗的光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