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平 近日参加朋友女儿的婚礼,新郎新娘馈送给来宾的喜糖是一袋包装精美,印有兔年吉祥如意图案的大白兔奶糖,品尝奶糖既感甜蜜,又感意义深长,耐人寻味。 那包裹着糖果、可食用的透明糯米纸,那乳白色香甜细腻的糖果融化在嘴里的感觉,一下子击中了情感上的甜蜜点,把我带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记得那一年家中来的上海亲戚,送来一袋散装的大白兔奶糖。我除了分送一些给邻居品尝外,其余的在孩子哭闹或惹麻烦时,给上一颗,塞进他的嘴巴,立即不再吵闹,屡试不爽。当时我们把这些奶糖视为稀罕糖果,平时舍不得吃,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后来因储藏的时间长了,奶糖融化后与糯米纸黏在一起,好在糯米纸也可以食用……奶糖的甜味久久没有消散,这种感官体验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 三年前去云南旅游,在昆明受到一名奉化乡友的热情接待。他是上海冠生园公司在云南省的经销商,经营大白兔系列产品20多年了。他对我说,随着云南广大农村脱贫致富,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大白兔奶糖的需求量激增。奶糖成了婚庆喜宴必备的馈赠佳品,逢年过节家中也少不了它,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这些年,上海厂方在保持奶糖传统原味的基础上,还推出了很多新口味,咖啡、芒果、红豆、话梅和酸奶等,深受顾客欢迎。公司的仓库基本上没有库存,货一运到,就销售一空。 又忆及港珠澳大桥通车那一年,我和老伴去香港,与香港堂弟一家人相聚。席间曾提起大白兔产品,堂弟说他的两个女儿都是大白兔的粉丝,小时候最喜欢吃奶糖,现在喜欢吃大白兔冰淇淋、奶茶,用大白兔唇膏、护手霜、手袋,还会调制大白兔鸡尾酒,成了大白兔忠实的拥趸。侄女笑着对我说,妈妈是上海人,从小吃着大白兔奶糖长大。即使不是兔年,家里也不缺大白兔。大白兔不断推出新产品,我们也跟着潮流走,用流行的话说是“与时俱进”。 和大白兔产品一样,国内有不少历史悠久、世代传承,具有深厚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老字号”品牌,如北京的全聚德、上海的杏花楼、天津的狗不理、绍兴的女儿红、宁波的楼茂记等等。在提振经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浪潮中,振兴“老字号”品牌,利用怀旧力量,推陈出新,深耕细耘,促进老字号品牌回归,是重要的消费增长点,必须重视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