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南京“2.23”居民楼火灾事故发生后,我区各部门积极行动,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等问题,消除火灾隐患。日前,记者对房管、消防等部门前期检查、整治过的部分小区开展回头看,发现大部分小区、公寓的电动自行车违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在岳林街道龙津尚都小区,记者发现,小区18号楼、21号楼的附近都设置了“非机动车停放处”,安装了智能充电器和灭火器等设备,大部分电动自行车能够做到有序停车。“一般都是扫码充电,不扫码就充不了电,这样充肯定安全的。”在小区的非机动车停放处,一位居民表示小区多年前就安装了智能充电设备,还是很安全方便的。 在万达广场海淘街周边,记者发现这里几乎所有的电动自行车都规范有序地停放。万达金街10号公寓楼大厅也未发现电动自行车的身影,整治效果十分明显。 记者注意到,不少小区由于智能充电设备的投入使用,给居民充电带来便利,同时也保障了一定的安全性,受到了居民的认可。“今年,电动自行车火灾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项便是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的建设,拟在全区建设7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程高平表示,这项工程纳入了宁波市民生实事工程和奉化品质提升工程,具体由区投集团负责建设和运营。建设完成后既能够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也能进一步优化智能充电市场,让市民用得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