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0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的象征与寄托

———读朱平兆小说《灯火》

蔡体霓

  读本地作家朱平兆的小说《灯火》,常常使我置身其中,渐渐步入自己的内心中去。

  在小说中,朱平兆用第一人称来写他好友陈亮的经历,而这经历又像是回放的镜头,因为小说是从主人公陈亮被查出患上不治之症开场的,于是,所有的情节就有了感伤与温柔的色调。尽管小说是朱平兆虚构的,但部分其人其事我是信其有之。读这类与人生紧密关联的作品,常会改善我对于生活的一些态度。朱平兆在书里像聊家常一样,从头到尾,娓娓而述,没有一段话用上冒号、引号的,啥人说话,神态毕现,所有场景,数语交代,令人身临其境。他讲一个似曾相识的邻舍,就在那很家常的氛围里,我却觉得紧张极了。

  小说中的陈亮,本来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但更是做生意经商办企业的料。他先在外地开店创品牌,后来回到家乡办企业,生产叫做“一佳灯火”的各式灯具,生产灯具的地方在北仑郭巨。在创业这条道路上,陈亮善于经营盘算,“一佳灯火”在市场上火起来了。陈亮腰包逐渐鼓起来的同时,情感随之亦变。他有过三次婚姻,与结发之妻生了个女儿,第二次婚姻,陈亮有了儿子,接着又离婚,跟年轻姑娘结婚,生了女儿。陈亮是发了财的老板,讲义气,重友情,有人缘,生意也稳定了,与第三任妻子情意甚笃。就在这所谓很顺境的中年里,陈亮病了,并且是要命的病。这一病,使陈亮的心灵再也无法安顿,他的人生有不少的“账”要还清,对子女的愧疚,要尽快地补偿,还要安排好身后诸事,包括对双亲的安置,唯恐不及。

  故事的主线,随着病中忆往、忏悔、愧疚,一点点拓展,陈亮善良的本性,在人生的末段也一点点显现。随着陈亮病情的每况愈下,作者在情节的安排上,开始变得紧凑。他掌握了人的情感的柔软之处,将人们的同情之心牵引出来,让人看到或想到“为啥到了这种地步,人才良心发现,言也善,心也善,视金钱为轻,看亲情为重”。同时又反问,“假如陈亮没有生病,或者让他的人生重来一遍,他会怎么做?他会不会珍惜夫妻之情,他会不会善待所有的亲人,他会走怎样的人生之‘棋’?”朱平兆借“灯火”谕示人间真情的恒久,温暖的光不应是人生终点的“返照”。富贵如烟,爱生活爱家人,才能获得内心世界的平和。

  《灯火》是一种象征和寄托,这就是此书的魅力。有了爱,善良与美才得以呈现,暖色灯光下一家人团团围坐的那种平安的夜晚,是最令人向往的。作者的笔触不露声色,却似燃着一团火;看起来平淡,却使人思考人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