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帮办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2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汇聚之地 文明智慧之角

———记新碶街道牡丹社区英语俱乐部

蒋晓东 摄

  记者 王芳 通讯员 陈红

    1月17日,周五晚上。北仑新碶小山公园吾爱阁里灯火通明,牡丹社区英语俱乐部第十届春联慈善晚会正在热闹进行中。艺术家们挥毫泼墨,爱心人士争相认购。这场慈善晚会共募得善款8288元,将全部用于“太阳花”助学行动。

  牡丹社区英语俱乐部是一个有着10多年历史的公益组织,诞生于2001年春天。俱乐部的发起人蒋红是宁波市规划局北仑分局的一名档案员。那一年,她正在啃读英语函授本科,为了练口语,她和几名爱好英语的年轻人张罗着成立了一个英语俱乐部,每周五晚上7点,俱乐部假座小山公园吾爱阁准点开张。

  蒋红回忆,俱乐部开张之初,知道的人很少。策划活动、打电话约人是她每周必须要做的功课。“当时我的英语实在不咋的,邀请外国友人参加活动,一封邮件修修改改,往往耗去一个晚上的时光,打电话忘词急得脸红脖子粗是常事。”好在受到邀请的那些外国友人都善解人意,英语俱乐部的人气也渐渐聚集起来,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个人,有时坐不下了,就两个人挤一条凳子。

  3年后,蒋红拿到了本科文凭。这时,她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英语俱乐部这个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了。这些年来,她几乎把自己的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吾爱阁,而牡丹社区英语俱乐部,也以其开放、包容和持久,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

  十几年来,志愿者们在吾爱阁自发组织的千百次学习沙龙,吸引了几万人次参与其中。传统文化,国学精粹,人情伦理,都是人们十分热衷的话题;打太极、剪纸、包粽子,都是大家喜爱的活动形式。不少参与活动的外教称英语角(俱乐部)带给他们的是一个可以触摸的真实的中国。

  与此同时,英语俱乐部的中外志愿者还积极投身各项公益活动:

  2005年,北仑外语志愿者基地在吾爱阁挂牌。当年,俱乐部的几名志愿者为女排赛事提供了外语志愿服务。

  2006年,英语俱乐部参与了“手相连、共享蓝天,贵州台江学子北仑行”活动。

  2007年,看望恩美福利院的孩子。

  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两次举行义卖义捐。同年,俱乐部还帮助了因车祸昏迷不醒的四川青年小陶。

  2009年到2010年,参加中国新长城助学计划,向贫困山区学生寄爱心包裹。

  2010年,帮助患病毒性脑炎的春晓女孩瑶瑶治病。

  2011年,帮助流浪青年小刘找到父母。

  2012年,组织北仑区红十字会博爱队义卖义捐义演。

  2013年,俱乐部的小小志愿者用压岁钱帮助患强直性脊柱炎的高三学生东海治病。

  去年8月,蒋红和俱乐部的几名骨干又以民间志愿服务的形式,发起了一项旨在记录城市成长足迹的“北仑城市声像记忆工程”。志愿者们使用摄影、录像和口述实录等方式,来记录正在变化的城市以及历史过往中的真实故事。来自美国的外教Rob-bie也加入进来,承诺定期拍摄家门口世茂泰山路沿线的建设历程。几个月来,志愿者的足迹已遍及新碶、小港、梅山、郭巨、柴桥、大榭等地。在柴桥走访时,他们发现了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钟观光的故居存在的问题,便向有关方面反映,得到积极答复。

  自从发起城市声像记忆志愿小组以来,蒋红一直随身携带着一支录音笔,一遇到有故事的人就想拉过来做一段口述。今年夏天,几位在北仑工作了七八年的外籍友人即将回国,这几位外籍人士在北仑期间做了大量志愿服务工作,蒋红打算近期和志愿者们一起,为他们分别做一份口述档案,“记录这个城市里值得记忆的东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