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四明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2月15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殊年代的温暖人情

———品味方言喜剧《甬上三家亲》

  【一种怀念】

    孙仰芳

  马年伊始,我市演艺集团所属的天然舞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一台原创大型方言喜剧《甬上三家亲》,该剧讲叙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到世纪末,宁波城乡三户普通人家所经历的人生遭遇和命运,以这样长达几十年社会生活演变为视角来反映剧中人的喜怒哀乐,荣衰胜败,并折射出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与迅猛发展,这在宁波戏剧舞台上还是首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甬上三家亲》的剧本由王信厚与缪纪芳两位编剧合作撰写。王信厚是国家一级编剧,曾经创作过《秀才的婚事》、《风雨一家人》、《宁波大哥》以及《风雨祠堂》等一系列优秀剧目,缪纪芳是长期活跃在我市业余戏剧领域里的金牌编剧,曾有一系列滑稽戏与小品搬上群众文化舞台,这两位编剧携手合作,真谓之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把一出内容沉重,处处充满着苦难的年代剧写得风趣幽默,笑点不断,借用一句时髦的评语,就是“笑着向过去告别”。

  大幕一拉开,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舞台上的中心事件是四只鸡蛋,从围绕着这四只鸡蛋开始,两位编剧写出了一场又一场的好戏。 

  该剧虽然有着宏大的时代背景,可着眼点却始终落在一群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身上,描写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啼笑皆非的人生历程。剧中人的身份都很卑微,主要角色寿得得出场时只是一个刚分配到榨油厂里做工的学徒,他一生爱得要死的女同学张阿青刚去工商局工作。另一个主要角色马阿王是一个“摸六株”的乡下人,手头上连一张票证都没有。张阿青的父亲张火炬虽说在五金厂里造过火炬牌煤球炉,可在家里也只配生生煤球炉,是一个受气包,剧中最大的官儿也就是居委会主任水汪汪。这些小人物都无一例外地被裹挟进时代巨浪中,在“文革”中,他们因为各自地位与身份不同,有着不同的境遇和表现,有的落难受苦,有的神气十足,有的因祸得福,有的一下子从天外飞来横祸,但是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小人物身上与生俱有的善良之心。如第一场戏中,寿得得偷蛋相亲,但当他得知失血的产妇急需鸡蛋时,他又在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奉还。第二场“产房生子”中,马阿王动员妻子为“冤家”女儿喂奶。第三场戏里,昔日神气十足的水汪汪被造反派打成了“走资派”,她在寿得得的协助下,从城里逃到了乡下福民村避难躲祸,不料却遇到了当年被她拒之门外拆散了儿女姻缘的马阿王。此刻,马阿王不但没有投井下石报复她,反而冒着风险,机警地以唱样板戏的名义,吓退了造反派。后来当怀孕的造反派临场产子时,水汪汪自告奋勇为其接生,挽救了其母女的性命,这种临危救济、互相呵护的人性之美,使观众感到了一阵阵的温暖。在第四场“改革开放”戏中,也有一段催人泪下的情节:马阿王要到美国去继承遗产了,临走之前,他特意找到早已成为两家人的张阿青,执意要把自己乡下的宅基地以及几间老屋托咐给对方,说是“收收罪过拿拿去”,实是一番深厚的情义。如上所举,那些充满温暖的片断在全剧中比比皆是,这也是《甬上三亲家》的价值所在。

  这个戏的另一成功之处就是生动地塑造了“寿得得”这一平民形象,寿得得是一个仗义、执着、善良,却总容易被人误解的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寿得可爱”。他“人生班车,班班轧出”,但却无怨无悔,活得乐观自在,我们的社会正因为有大批“寿得得”这样的人存在,才显得那么和谐美好。当我们在笑声中向过去告别的时候,更能体会到今日幸福来之不易,更应珍惜当今的大好形势,祝愿今后时代的一趟趟班车再不会让寿得得们轧出。 

  寿得得的角色由甬剧名家沃幸康担纲。沃幸康历来以扮相英俊,台风潇洒而驰名于甬剧舞台,可这次他在表演风格上进行了一次重大转型,把性格不羁、心地善良的寿得得演绎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尾声中他大声喊出了“我情愿轧出”那一句台词时,这个每一趟班车都班班轧出的小人物更加使人感到亲切,可爱!著名甬剧演员陈安莉在该剧中也有上佳表演,她吐字清晰入耳,动作富有激情,把饰演的居委会主任水汪汪的“刀子嘴,豆腐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甬上三家亲》还注入了一支戏剧新军,有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宁波电视台“老娘舅”陈效邦和来自邮电系统的资深小品演员杨松,以及民营剧团的优秀演员张海波、舒一萍等人,他(她)们一起聚集在甬剧团退休老导演应礼德的麾下,相互支持,共同努力,让每一个角色都闪烁出绚丽夺目的艺术之光。

  一部好戏就是这样“炼”成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