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四明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2月15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思宁海馏

戴巧珍

  【乡土情怀】

  家乡宁海的馏,常于闲暇时分霍地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活色生香地“勾住”我,让我相思无限。

  我家所在的西店位于宁海北部,在乡风习俗和语言特征上更靠近宁波、奉化。宁海的许多特色小吃,如麦饼、麦角筒、汤包、前童三宝等食物,在西店并不太流行。可我自从尝过馏这种食物后,竟从此迷上它,并经久难忘。

  虽说现在食品极大丰富,可要吃上一回好吃的馏,却是不易的。

  馏很难烹制吗?不,它不用炒、不用煎,用不着任何高巧的厨艺,只要放一锅水,再放些淀粉或面粉,在火的作用下,把掺在水里众多的馅食搅拌成薄薄的糊状,就是一锅美味的馏了。

  然而,馅食的添放决定了馏的美味程度。宁海东西部如一市、桑洲等地的人,爱将菜叶、香干丝、虾皮、番薯粉面丝等食物放在一起,煮成风味独特的小吃。

  作为一种习俗,吃馏由来已久,甚至要追溯到明朝时期。这里面还藏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相传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肆侵扰我东南沿海,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百姓深受其害。当时驻防浙江的总兵戚继光亲自出征,到义乌、台州等地招兵编成水军。这支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爱护备至,自己“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百姓尊敬地称其为“戚家军”。 

  那一年倭寇侵犯宁海南境,戚继光亲率主力日夜在县东白峤指挥追剿。时值初春,朔风凛冽,肚饥人困。穷苦百姓见子弟兵挨饿受冻,便勒紧裤带,省下口中粮,连夜把麦磨成粉,用菜叶搅拌成糊状,然后把这热气腾腾的馏送到战场,给将士们充饥御寒。将士们吃完馏,干劲倍添,士气大增,在戚继光带领下,一鼓作气,击败倭寇。这夜正好是正月十四夜,从此,宁海人民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战斗,以及表达对戚家军的热爱和敬仰,就在这一夜家家户户都吃起馏,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今年春节,我专程到前岙去吃了一回美名远扬的宁海馏。前岙是个小村子,我去的时候,正是午后时分,太阳还红通通地挂在天空,但村子里家家户户已拉开了架势,或在庭院,或在客厅放上了几乎和水缸一样大的容器,里面盛满了色彩斑斓的馏,用以招待四方来客。村子里的的祠堂也人头攒动,火光映日,妇女们烧火的烧火,剁馅的剁馅、掌勺的掌勺,场面之宏大,之忙碌,之火热,让人惊诧。

  我在前岙的亲戚家小坐。亲戚是一对年逾古稀的老人,伯父姓刘,伯母姓林,我随先生的叫法分别称他们为刘爸爸,林妈妈。二老平时在城里生活,只在过年前后来这里小住。虽说平时在村里少有露面,但前邻后舍却像待自己家父母一样不停地往他们家送煮好的馏来。家里有些好吃的,送一点给邻居,这是农村的一大特色,看着让人温暖。

  林妈妈的厨房和餐厅里放满了邻居们送来的馏,自己也准备了六大脸盆馏。推开里间的门,我惊呆了:五颜六色的馏被存放在脸盆里,像食品展览会一样充斥了房间的空地。

  刘爸爸笑呵呵地说,林妈妈从前天起就开始做准备了,她特意到宁海的市场里买来八种海鲜、十二种山珍,还有香干、豆腐、葱等佐料,光洗就洗了一上午,光剁就剁了一下午。

  我近前去看了一下馏里的馅食,海鲜有牡蛎、蛏子、花蛤、角螺、对虾、望潮等,山珍有笋片、磨菇等物,都是山珍海味里营养成分很高、口感极佳的,把这些好吃的掺和在里面,那会释放出怎样的美味呢?

  见我看得出神,林妈妈建议先热一些给我们吃吃。虽说刚吃完中饭过来,但难抵美食诱惑,我也就毫不客气地答应了。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馏就上桌了。放一勺子馏于口中,绵软、粘稠、清香无比,一种集百味于一体的味觉体验在口中炸开,吃着笋却有菇的香气,吃到香干却有蛋的美味,各种食物各尽所能奉献自己的特色,却于淀粉中实现了大融合,创造出来自百味却超越百味的美味效果,就像一部动人的大乐章,各个音符争相跳跃,却传递出超越于它们的能量,组成这超凡脱俗的美乐。

  我一口气吃了十几种不同风味的馏,有咸的,或以海鲜为主,或以山珍为主,风味不同,都口感绝佳;也有甜馏,里面放了苹果、桔子等许多水果,也一样美味无比,吃得我跳眉啧嘴、飘飘欲仙。

  快到晚饭时分,村子里几条主要道路上挂起了仿古的椭圆形的灯笼,朦朦胧胧的灯光更加渲染了村子里节日的气氛,鞭炮、烟花开始此起彼伏在天空中闪亮,

  一会儿,传说中的场面在我视线里出现了———

  数不清的车子从村外的公路上涌来,人群水一样地涌进村里,涌进祠堂里,祠堂里成了人的海洋、馏的海洋。

  祠堂里煮馏的是一口像水缸样的大锅,锅旁边是垒得山一样高的一次性碗勺。桌上摆放着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馏。这些制作馏的费用都是村里人自愿凑拢的,来帮忙的也都是自告奋勇的人们。他们红光满面,神情亢奋,或大声吆喝着招呼某人来添火加水,或用力挥动勺子搅动满锅的馏,像掌舵的老大满怀豪情地挥动船舵。

  待客的妇女们客气极了,只要有客人近前,她们立马就盛一碗递过去,来客也毫不客气地捧了就吃,或站着或蹲着,有讲究的还用下勺子,更多的是端了碗娴熟地沿着碗边一口一口的吞咽。

  吃,在这里被简约成一种最朴素的行为,所有的礼仪、规矩都不在了,所有的客套都不用了,他们就是着意于这嘴里的口味,以及供奉这口味的浓浓的心情……

  在这汹涌的人群中,我仿佛看见成千上万的戚家军被热情好客的村民们拥围住,被热气腾腾的馏拥围住,将士们个个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我知道,这样的状态是足以打一场又一场胜仗的。

  我看见如今火热的好生活也被这热情的村民团团围住,被这热气腾腾的馏围住,我知道,这样的生活的热情也是足以打一场又一场人生的胜仗、时代的胜仗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