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2月17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孤独的自由

———读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方其军

    如果觉得读诗是一件奢侈的事,那么,他离诗估计已远了。当然,有的人可能不读诗,但生活依然有诗意。而有诗意的人,不会觉得读诗是奢侈的。阿多尼斯的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是我经常带在身边的一本书。

  阿多尼斯在古希腊神话里是一个美少年。叙利亚人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伊斯伯尔以此为笔名,可见其向往着毫无瑕疵的圣洁之美。提到阿拉伯文学,人们会想到《一千零一夜》,而诗人,中国读者熟悉的似乎只有纪伯伦。纪伯伦虽传承了那方土地的血脉,但我们对他的接收途径来自欧美。对于阿多尼斯的了解,也仍得益于欧美平台,只是,阿多尼斯的阿拉伯本土感,要更明显些。

  中国诗人杨炼与阿多尼斯有较多交往,杨炼为他的中译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写序《什么是诗歌精神》,似是一种引荐与导读行为。杨炼说,阿多尼斯“像一名巫师,从混沌中发掘万物的关联,又在关联中醒悟真谛”。阿多尼斯的诗歌不会让中国读者失望。

  解读阿多尼斯,绕不开他自青春年少即离开祖国的经历。他原是叙利亚普通的农家孩子,因为诗歌,激活了人生的蝴蝶效应。他当着总统的面,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爱国诗歌。总统问:“你有什么愿望?”他说:“我要上学。”由此,他读上了小学。大学毕业后,他服兵役。兵役后,他出游黎巴嫩,刚过国境线五分钟,叙利亚发布战争动员令。阿多尼斯有家难回,就留在黎巴嫩,成为一个“永远”的异乡客,从此注定了他一生的“孤独”。“他属于一个国家,却无法在其中居住;他居住在一个国家,却无法归属其中。”“你的祖国,就是你必定被逐而离去的地方。”对于祖国,他的心情极为复杂。

  阿多尼斯有一首《祖国》这样写道:为那在忧愁的面具下干枯的脸庞/我折腰;为我忘了为之洒落泪水的小径/为那像云彩一样绿色地死去/脸上还张着风帆的父亲/我折腰/为被出卖、/在祷告、在擦皮鞋的孩子/(在我的国家,我们都祷告,都擦皮鞋)/为那块我忍着饥馑/刻下“它是我眼皮下滚动的雨和闪电”的岩石/为我颠沛失落中把它的土揣在怀里的家园/我折腰……/所有这一切,才是我的祖国,而不是大马士革。的确,阿多尼斯的许多诗作,都出自他与祖国在精神上的紧张关系。他的《T城》、《Z城》、《G城》,闻起来有铁腥味、阴冷感。虽隐匿城名,但读者可以猜到,那几座城市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有过重要印记与生硬创伤。他的诗歌总在抗争,“在诗歌中,你不能忠实于你的时代,而应忠于时间。或许,为了忠实于你自己和诗歌,你应该背叛你的时代。”

  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是对阿多尼斯诗歌创作全貌的巡礼。从1957年出版的《最初的诗篇》,到2008年出版的《出售星辰之书的书商》,17部诗集里的诗,都有选入。阿多尼斯说,他最喜欢的是“长诗”。显然,他有史诗理想,或者说,他已成就史诗。阿多尼斯的许多作品,类似纪伯伦的《沙与沫》、泰戈尔的《飞鸟集》,捕捉灵光一闪的语句,这类诗歌的智慧含量自不必赘言,那是诗歌找上诗人,诗人只负责记录。“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你不会成为油灯,除非你把夜晚扛在肩上。”“火焰也会阅读,它以独特的方式阅读一切;然而,它只会一种写作:灰烬。”“真理养了一只鸟,一起飞就会滴血。”诸如此类,俯拾皆是。我们相信,诗歌不是分行的文字,诗歌是某种表达、情绪、理智,甚至是生活本身。

  “孤独,也是我向光明攀登的一道阶梯。”孤独与自由,在阿多尼斯的花园,如同一个太阳,一个月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