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2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蓄水池”吐纳人才

—————崔平和宁波材料所科研团队采访札记②

本报记者 施超 周骥

  “科技成果转化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人,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对于这一点,在同崔平及其创新团队对话时,记者体会尤为深刻。宁波材料所在一片荒草丛生的农田上拔地而起,架起科技与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离不开一批“顶天立地”的人才。

  每年崔平及其创新团队要进行全球大“相马”—————“相”符合宁波材料所和宁波本地产业需求的“千里马”。一次在美国参加的报告会上,听说机电一体化领域一位高尖端人才有回国打算,只剩一天停留时间的崔平异常兴奋。这位专家开了6小时夜车赶来面谈时,发现招聘团竟等了整整一夜。经过5个多小时的促膝长谈,他欣然应邀加盟材料所。崔平称这是“造庙找和尚”。

  材料所引才的另一招,是“遇和尚造庙”。在新加坡考察的一场报告会上,崔平偶遇杨桂林研究员,如获至宝。两人相见恨晚,一聊便是2个小时,散会后吃完饭,又秉烛夜谈至晚上8时多。杨桂林主攻机器人和生产设备自动化领域,宁波材料所为他专门增设了先进制造研究事业部。最后,早有报国意愿的杨桂林欣然加盟材料所。

  虽是“家珍”、“至宝”,对于人才,宁波材料所并不“占为己有”。崔平说,人才既要“找得到、选得准、引得进、用得上、稳得住”,还要“流得出”。

  人才进来,带着研发成果出去,带着新课题再归来研究,宁波材料所变成了一个人才蓄水池。朱锦研究员在研发转化一个项目后,又回到宁波材料所,开始第二项研究———耐热聚乳酸技术,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

  十年来,800多名科研工作人员、50多个创新团队在“蓄水池”里不断集聚,人才和项目进入了良性滚动的发展轨迹。科研团队的一个个新突破,为中国的新兴产业开辟了新天地,宁波材料所也成为了引领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