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1版】一旦发现长在电线旁的毛竹,就先用特制的长镰刀把毛竹头钩下来,借助毛竹自身反弹的力量,顺势一拉,毛竹头就砍下来了。 为什么不是砍了整棵毛竹一劳永逸,而是只砍毛竹头,一次次花费人力物力?邵天铭和同事算过一笔账:对于山里百姓而言,一棵毛竹能卖五六十元,再加上竹笋,也是笔不错的收入。“虽然把毛竹直接砍了既简单方便又有法可依,但是实际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多为老百姓考虑考虑,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发挥红色文化特色,助推绿色经济发展,四明山区的人民致力于生态致富。“红绿”产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线路布局工艺、供电可靠性及供电服务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凡是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必满足”、“凡是有利于群众致富的必支持”!梁弄供电所“零条件”支持山区经济发展,当好当地党委政府的用电参谋、企业主和村民的用电保姆。产值上亿元的百岁山矿泉水厂投资方,原本对这个山区供电的能力存有顾虑。但运行大半年从没发生无故停电问题,供电所到位的服务让他决定今年再投入第二条流水线,扩大生产。 在梁弄供电所,有个不成文的内部规定,群众的事情“不过夜”———不管多晚,基本上45分钟必须赶到,最远的地方不超过2个小时。2012年开始,供电所成立了党员服务队,10个党员带着29个属地党员,划分片区实行网格化服务,延伸服务,做到特殊人群必帮,特殊时段必管,特殊区域必到。 梁弄供电所所辖的4个乡镇中,除了梁弄镇有部分地势平缓的平原外,其余3个乡镇均地处大山深处。尽管每个乡镇中心点设置了电力营业厅,但受交通限制影响,部分偏远山村群众来回办理一趟用电业务仍要半天甚至一天时间,极为不便。 面对这一服务瓶颈,梁弄供电所变群众跑腿为自己跑腿。在地势偏僻的建制村便民服务中心定点服务,挑选出业务尖子定期每周去一次,每次半天蹲点服务。在更偏远的自然村,组织“流动营业厅”入户上门服务,帮助现场办理用电业务,提供各项爱心服务等,仅2013年,该所“流动营业厅”开展了36次上门服务,为山区1235户“两保户”上门办理免费用电手续,同时提供了安全用电检查、代缴电费等各项便民服务。 四明山老区有许多空巢老人,一个人守着小小的房子,线路老化严重,安全有隐患。2008年起,所里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利用双休日免费帮老人改造线路,将老人的信息登记建册,挨家挨户上门维修。这个服务延续至今。在所里的“党员服务空巢老人、三老人员清单”上,清楚地记载着他们的每次服务,至今该所已经完成对382户空巢老人的室内线路改造,累计义务用时超过1500个小时,几年来辖区未发生一起因线路老化引起的用电事故。 在最需要的时候,就有电力工人的身影。2013年10月6日晚12时多,“菲特”台风登陆时的暴雨造成四明山区35千伏余山变发生故障,梁弄供电所组织党员突击抢修队摸黑深入四明山区。受大雨影响,山区道路积水很严重,有些路段堆满了泥石流冲击下来的石块。一路上,他们走走停停,抢修车辆轮胎被石块刺穿了三个。抢修队伍上山后,连夜奋战到第二天中午才抢修完毕,恢复了山区供电。由于抢修及时,四明山区成为全市台风期间电力保障稳定的后方阵地。 入夜,万家灯火。那明亮的灯光,在漆黑的大山里,就像闪烁在夜空中的星星。邵天铭喜欢远眺这样的夜色。他说,服务工作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懂得换位思考,把村民看做是自己的亲人,再难的事也就简单了。 光与热和谐共鸣 所长工作手记:百姓心中有杆秤 雨过天晴,家住南岚村西岭下的王雅波,正在给家里的5台茶机加油。两根指头粗的黑电线从村口的铁塔一路通到了家门口的电表上,让他心里感到特别踏实。 “多亏了供电所的帮忙,再也不用担心停电了。”王雅波亲昵地揽过陈建厂的肩,拍了拍。虽然陈建厂已经在年初调往鹿亭乡供电服务站,但常年服务于大岚的情谊,已经留在每个村民的心中。 去年5月11日晚上9时许,时任大岚镇供电服务站站长的陈建厂接到电话,黄家庄村茶厂4台茶机烧坏了,堆积的茶叶已有1万多斤,如果不能炒出,损失几十万元。老陈连忙驱车赶去,村民们焦急地望着他,老陈打开茶机一看,是电动机烧坏了,修复基本无望。他想都没想,就对村民说,不要怕,我把我家里茶机里的电动机去拆来。等到电动机拆来装上,茶厂重新开工,时钟已指向凌晨3时。 从业数十年,最让这些电力人员记忆犹新的,不是成叠垒起的奖状,而是那份当地群众的感激。“我们没做什么多大的事,但他们总是拉住你不放手,恨不得杀鸡宰羊来感谢。” 冒着热气的“煨年糕”,是不少村民捧来给维修人员的年夜饭;刚从树上摘的新鲜柿子,是村口的徐阿婆给“小胖师傅”的点心;飘着清香的新茶,是茶农请电力人员歇一歇的一份殷勤…… 对于才工作一年时间的服务人员应盼盼而言,舌尖全是四明山里头番薯和枣子的甜蜜。 去年年初,她随着所里开往各个山沟沟的“流动营业厅”,到各个自然村村口现场服务。根据国家政策,两保户每个月可以减免15度的电费,差不多8元钱。让老人们跑东跑西不方便,流动营业厅就专门把这项便民服务送上门,1500多户人家挨家挨户地登记、退钱。 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由手帕、塑料袋层层包裹的钱,应盼盼一下子理解了这每月不到8元的退款对于他们的意义。每次出发前,她特意带上许多硬币,退钱时不用老人找零。 回来时,应盼盼手里塞满了村民给的番薯和枣子,黑黑的朴素外表,吃进嘴里却格外甜。本来晕车的小姑娘,现在反而争着上山入户服务:“每次去帮村民办事,回来就觉得心情特别好,特别有满足感。” 在邵天铭每天的日程表里,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和群众在打交道,因此也对这份党群互动的和谐关系感受最深。 在电网改造之中,得益于平时建立的良好关系,95%的老乡支持供电所的改造工作,甚至还会帮着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有处变电所新选址涉及一处祖坟,远在澳门定居的孙子当场表态,这是公共事业,随即主动迁址。 “老百姓的心里是有一杆秤的,你用了多少心,就能称出多少分量。”邵天铭说,2003年习近平考察四明山革命老区时,曾留下“发扬老区优良传统,加快老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指示。“作为电力保障部门,更应该全心全意服务老区建设,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