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2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普融通”如何真正“互融互通”?

教育界人士认为,关键在于改革高考制度

本报记者 陈 敏

  提要

  2013年,我市推出一项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决定试点“职普融通”,即允许部分职高生或普高生通过一定形式转学到结对普高或职高就读。宁波经贸学校同李惠利中学、甬江职高同宁波四中分别合作设立了四个“职普融通”试点班。半年后的今天,“职普融通”试点班的10名学生由职高转到了合作的普通高中,成为这一教学改革的首批吃螃蟹者。然而,教育界人士认为,要真正实现“互融互通”,必须改革现行高考制度。

  “职普融通”如何真正“互融互通”

  教育界人士认为,关键在于改革高考制度

  本报记者 陈 敏

  10名学生从职高转到普高

  找到王臻,他刚好上完两节课。尽管从经贸学校转学到李惠利中学才一个月,但王臻已融入了新学校。他说,他很高兴,在中考失利的情况下,还能拥有这个二次选择的机会。

  王臻是经贸学校“职普融通(会计)”班的学生。经贸学校“职普融通(会计)”班有40名学生,该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与李惠利中学相同,教考分离,采用与李惠利中学相同的考卷。最终根据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成绩排名,8名学生如愿在这学期转学到李惠利中学。

  同时,甬江职高“职普融通”班的两名学生也转学至宁波四中。

  据了解,普高学生一直可以自愿选择转学至中职学校,但职高学生转学至普高学校在宁波还是首次。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突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限,拓展了多维立交桥式的成才之路。

  经贸学校“职普融通”班的录取分是492分,而李惠利中学2013年的录取分是530分,差距如此之大,经贸学校的8名学生转学到李惠利中学,能跟得上吗?王臻告诉记者,基本跟得上,他们8个同学都特别努力。

  为何只有职高融向普高

  按照“职普融通”原先的设想,不适应普高学习的学生也可转学到职高,学习一技之长,以便更好地就业。但到目前为止,李惠利中学、宁波四中都没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申请。这与“职普融通”班学生一心想着转学到普高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据市教育局统计,近三年来,市教育局直属的五所中职学校共接收由普高转学过来的学生29名,这些学生原先读的基本是民办普高。

  李惠利中学校长毛建平告诉记者,曾有一名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想转到职高学习,但最终因家长坚决不同意而作罢,家长甚至斥责学校是想“踢差生出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类似改革,南京市两年前就已着手进行,该市有近600名普高学生自愿选择到职校就读,实行学分互认、双学籍制管理,毕业时学生可拿到普高与职高的双文凭。去年,南京又推出“3+4”分段培养专业班,即前3年在职校学习,之后通过“转段考试”,升入市属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既能学好一技之长,又有本科学历。

  要互通必须改革高考制度

  据了解,目前我省中职学生参加高考的绝大多数只能升入高职,虽然也有招收应用本科的,但招生人数极为有限,去年全省面向中职学生招收本科生约400人。以会计专业为例,去年全省报考者9000多人,但实际招生只有120名。经贸学校的姚老师认为,只有像江苏这样,打通中职学生的升学渠道,让中职学生有机会升本甚至考研,“职普融通”才能真正“通”起来。

  采访中,李惠利中学校长毛建平认为,“职普融通”应该是今后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但“职普融通”的必要前提是改革高考制度。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模式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模式。毛建平认为,只有当两种人才、两条培养模式并行发展时,更多的学生才会主动转向技术技能成长之路,“职普融通”才能真正毫无障碍地实施。

  而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下,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职普融通”作为一项教学改革,只适合试点,不适合全面推广。

  我市将扩大

  “职普融通”试点

  新闻链接

  我市将扩大

  “职普融通”试点

  根据今年2月26日出台的《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我市将进一步开展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改革试点,融合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形成多元选择的课程体系、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富有成效的创业教育,普通高中与职业类学校合作办学,实行学籍流动和学分互认。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已有多所学校向市教育局提出设立试点班的申请,但具体方案目前还没有确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