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前后祭扫人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说,清明热闹之中隐藏“三忧”:“一忧”交通拥堵更加严重;“二忧”雾霾又一次被加重;“三忧”清明礼俗依旧单一,清明等同扫墓,而扫墓只剩下了三鞠躬,落葬则是“十分钟搞定”。乔宽元建议,利用清明节“大热”的契机重建清明礼俗、倡导文明祭扫(4月7日《文汇报》)。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中国人的“清明文化”,是以感恩纪念、慎终追远为特质的精神。清明节是中国人集体表达对生命敬重之情的共同时刻。我们认祖归宗,祭奠祖先,缅怀先人,饮水思源,追古怀远,知死乐生。这种传统节日的文化情结,在中国人心中已深深留下烙印,化作民族的共同记忆。 但是,清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却出现了价值式微的趋势,在很多地方,清明节已被简单解读成祭祀、扫墓。乔宽元教授提出的清明“三忧”,正是在这种被曲解的清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单一的清明礼俗导致很多人都将祭扫视为一项“任务”,于是车辆拥堵,人流如织,雾霾加重,清明节的深厚文化内涵被车流和雾霾湮没。 纾解清明“三忧”,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清明文化进行继承创新。在祭奠缅怀先人的方式上,要引进形式多样的现代祭祀形式,比如,鲜花、植树、网祭、献词等,倡导低碳、环保、时尚的生活方式;在弘扬清明文化的内涵上,既要纪念感恩,缅怀故人,更要注重传承孝道文化,用博大精深的清明文化为每一个生者提供精神支持,发挥清明文化潜移默化、规范行为的社会管理功能。让一个清新明净的“生态清明、文化清明、和谐清明”,纾解每个人心中对清明的忧虑,充分感受现代清明文化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