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2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榭海文社区一居民楼车棚里养了10来只猫,住户不堪骚扰,一年来投诉不断

这群“喵星人”成了社区头等难事

  车棚里,一只大猫正在进食。旁边的塑料箱里,是一窝刚产下的小猫。(余建文 王伊婧 摄)
  一只花猫在楼前溜达。
  (余建文 王伊婧 摄)

  本报讯(记者余建文 王伊婧)日前,家住北仑大榭开发区海文花园东区的余先生向本报87000000新闻热线反映:“一楼住户养了好多只猫,用卖‘猫宝’来赚钱,这可苦了楼道里的其他住户。猫儿们在楼前楼后拉屎撒尿,楼道里整天弥漫着猫的屎臭味。眼下春天到了,猫的叫春声此起彼伏,吵得人难以入眠。”

  群猫蹿蹦,居民苦难言

  23日下午,记者来到海文花园东区6幢楼。刚靠近楼,就听见了“喵喵”的猫叫声,接着,三只大猫蹿了出来,在楼前的绿化带中溜达。楼道里,隐隐可闻到一股猫的臊臭味。

  在底层的一间自行车棚,透过窗户,里面一只大猫正在“吃饭”,旁边的窝里,另有一只母猫看护着3只出生不久的小猫崽。

  据居民说,这些猫是106室一对老夫妻养的。刚开始养一两只,近两年越养越多,有十几只了。养这么多猫,据说是用来摘取“猫宝”(学名猫衣胞,是小猫出生的胎盘),一只“猫宝”可卖200元左右。

  106室的沃大妈闻声走了出来。她坦言,养这些猫主要是为了摘取“猫宝”卖。对于邻居们的投诉,沃大妈还挺生气:“猫我养在自己家里,有啥不可以?哪条法律说不能养猫?成天告来告去。不让我养可以,但是我要求赔偿。”

  在海文社区会议室里,楼道里五户居民不约而同聚了过来,大吐苦水。5楼一位阿姨说,“天气一热,特别到了梅雨季,楼里被猫的粪尿弄得臭不可闻。再说这些猫又不是宠物猫,蹿来蹿去,会传染病菌、带来跳蚤,影响人的健康。”

  二楼的沈小姐告诉记者,最近,这些猫天天叫春,夜里尤其瘆人,她时常半夜里被猫叫声惊醒,“养猫阿姨还去菜场捡些小鱼来喂猫,鱼腥味加上猫屎的臭味,令人作呕。我家就在楼上,窗都不敢开。”

  调解无数次,社区叹无奈

  据了解,去年,楼道里的居民已向物业、社区以及街道多次反映,但一年过去了,这一矛盾还是没能解决。

  “这群猫如何处理,成了小区里的头等难事。”小区物业管理处的顾主任无奈地说。

  顾主任告诉记者,从去年四月份起,物业、社区就为此事忙碌,通过各种途径,先后调解劝说了几十次,还是没结果。“我们曾提出,另外找一个远离小区的地方给老人养猫,甚至物业公司的几名领导决定自己掏钱,花三四千元把这些猫按市场价买下来。”顾主任说,但当事人不同意将猫搬迁,如果收购,开价竟要三五万元,工作实在做不通。

  23日下午,沃大妈和儿女又一次来到小区物业办,商讨“猫事”。沃大妈承认,眼下她养了12只猫,9大3小,另外又有一窝小猫即将出生。但这些猫究竟何去何从,谈到后来,依旧不欢而散。

  海文社区居委会的韩书记说,因为这些猫,106室与楼道里的11户居民关系日趋紧张。社区甚至请了辖区民警来做工作,也没效果。“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对养猫还真没什么规范文件,也没有哪个部门能来捉猫,实在头痛。”

  实在不行,只能打官司维权

  顾主任说,从现实情况看,这10多只猫已经扰民了。倘若实在不能协商解决的话,11户住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以清除“猫患”。

  浙江甬友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敏律师认为,邻居之间,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和睦相处。根据《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如果饲养猫狗等,对邻居的正常生活造成侵害,受害方可以起诉,但要搜集好相关的证据。邻里之间“和为贵”,尽可能以协商来处理矛盾。

  海文社区这一养猫成“猫患”的事情,后续如何处理,本报将持续关注。对这件事,读者怎么看,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可通过本报新闻热线87000000或@宁波日报新浪微博,说说您的意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