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林 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央陆续推出了发展海洋经济、建设“长江经济带”、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宁波作为浙江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键节点,将承担和发挥国家重大战略先行区的重要使命。要完成好这个重要任命,宁波必须在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上取得突破,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统筹推进宁波城市经济发展。 一、深刻把握城市经济内涵 城市经济是以市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以中心城区为引领,能更好地调节和平衡区域内不同主体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实现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以更高效率优化配置的一种高级经济形态和重要发展模式。尽管城市经济具有与县域经济等区域经济形态相似的一般内涵,其基本构成要素都是特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但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综合表现,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的产物,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其主要区别在于对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的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规划统筹、要素整合、功能集成和结构优化等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统筹能力差异。县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行政区经济,注重县域范围内的资源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与周边地区的行政区划壁垒仍然存在,规划统筹能力比较弱。城市经济是以市级政府为调控主体,规划统筹范围更大、层次更高,更加注重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这是城市发展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二是要素整合能力差异。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县域经济范围内科技、人才等要素跨区域流动不畅,土地资源的跨城乡配置受阻,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城市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强调空间的网络布局和城镇的错位发展,强调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市场配置,强调产业的分工协作和经济的密切联系,强调城乡的优势互补和区域的整体实力,能够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要素和整合资源,在更深层次上开展市场竞争和经济协作,在更高程度上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三是功能集成能力差异。县域经济空间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发展格局,处于一种外部行政边界明晰、内部经济不集聚的典型状态,城市生活、生产、消费、服务等诸多功能难以集成发挥作用。城市经济则是将城镇作为空间网络节点,对外融入全市城镇体系,对内吸引人口、产业集聚发展,引导空间功能化布局,形成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空间格局,实现有效集成并发挥城市各项功能的作用。 四是结构优化能力差异。县域经济大多是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附加值较低,尽管二、三产业比重较高甚至已占主体地位,但总体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支柱产业一般为根植于县域资源禀赋的地域特色产业。城市经济的二、三产业比较发达,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特别是支撑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基础条件充分,高端服务业引领各次产业有序提升,从而促进产业结构高端化,使得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得到不断加强,因而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统筹配置资源能力更强。 二、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初步实现了全市范围的城乡统筹和均衡发展,但它实现的只是较低水平的城乡统筹和均衡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竞争的加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加快,县域经济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由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宁波经济新的腾飞。 1、发展城市经济是实现宁波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宁波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各地不论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还是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力、发展力,在全国的县级单位中均处于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初步实现了全市范围的城乡统筹和均衡发展,创造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但是这种统筹和均衡还是低水平的,由于地域、资源、产业基础等原因,宁波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发展不均衡、科技及人才要素难以集聚、资源配置不合理、生态保护压力大、各经济主体难以形成有效合力以及增长乏力等方面,必须向城市经济转型,可以说转型升级是当前宁波县域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2、发展城市经济是实现宁波经济新突破的必然要求。 随着宁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出现综合性转变,迫切需要新的城市经济模式来适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城市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宁波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是从产业发展看,宁波工业化处于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发展城市经济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二是从城乡发展看,宁波城市化率达到约69%,处于城市化中期快速发展的突破阶段,发展城市经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从市场体系看,宁波市场体制改革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发展城市经济是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3、发展城市经济是保持宁波发展的战略主动、继续“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 当前,宁波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要素资源瓶颈的倒逼压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只有发展城市经济,才能经受住这一系列挑战、考验和任务。一是城市经济通过区域统筹,进一步优化区域战略资源的整体配置,从根本上突破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的瓶颈制约,实现城市经济新腾飞。二是城市经济突出区域综合创新服务功能,强化中心城市龙头作用,带动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三是城市经济通过以市域统筹为主线的政府职能改革,形成条块更加协调、城乡、区域更加融合的地方治理机制。四是城市经济通过市域的整体规划协调,从总体上形成分工明确、协作有力的区域发展空间体系,形成一个有机联系、高效运作的功能整体。 三、认真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宁波城市经济发展 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看,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从宁波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形不成合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加快推进,重点开展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制定宁波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 战略和规划是引领城市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一是要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要深化研究城市经济内涵,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发展城市经济作为宁波重大发展战略加以明确。二是制定城市经济发展空间规划,加强市级规划建设部门之间沟通衔接,加强市级与县级、县级与县级之间的衔接,克服城市空间布局碎片化,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发展合力。三是制定城市经济产业规划,充分发挥高端服务业的引领作用,克服城市经济功能分散化,构建城市经济产业体系。 2、确立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是提升城市经济运行质量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加快推进宁波城市经济发展,必须确立现代服务业主导地位,通过现代服务业引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一是要构建以国际航运、金融保险、国际贸易等为核心的港航服务业体系;二是要发展以科研教育、投资咨询、创新孵化、研发设计为核心的咨询服务业体系;三是要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为核心的商务服务业体系;四是要发展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农业等为特色的休闲服务业体系。 3、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和带动作用。 中心城区具有要素资源较丰富、综合服务功能较完善、集聚辐射能力较强等优势,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但宁波中心城区还面临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力还不够强,服务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转型升级的动力还不足等问题,这将制约宁波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此,宁波城市经济发展要加快实施中心城功能提升工程,将中心城区建成与海洋经济密切相关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引领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海曙、江东、江北等老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引领作用,重点支持市电子商务“一城两区一中心”建设、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等平台建设;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大东部建设,完善北部以新材料科技城为中心、中部以东部新城为中心、南部以东钱湖为中心的空间布局,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要求,将大东部定位为支撑国家海洋经济战略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和发展核心区,宁波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产业引领区和空间引擎。 4、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 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是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在城市内部的动态组合分布,其形成是长期演进的结果。经过多年的发展,宁波基本形成了“三带、六区、13+1”的产业空间布局框架,在特定时期内对宁波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但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扩展使得宁波面临着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要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是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保障,是转变城市经济功能的有力抓手,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要围绕城市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各功能区域的定位,合理调整和优化沿江、沿湾、沿路等产业带布局,确立城市经济发展主轴,以产业集群大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创新驱动为支撑,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质性突破,努力构建符合城市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空间布局。一是根据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优势和生态区发展潜力,重点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海洋渔业综合区的建设;二是优化整合宁波工业经济布局,打破传统区域界限,逐步形成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格局;三是立足于宁波港口城市特色,加快集聚临港型产业及其服务产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5、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机制。 强化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突破口,是治理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基石,是实现城市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保障。要按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市各级政府职能目标,理顺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同级政府之间的职权关系,建立适合城市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在发展战略制定、城市规划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增强各级政府特别是市级政府统筹协调能力,努力提高城市资源综合利用率和政府工作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作者为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