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诗意、唯美———写这路散文对应坚来说并不是难事。这从他文集中偶尔惊鸿一瞥般闪现的诗意情怀和扎实的古典文学的功底可以洞知。但是,他不炫才,也没有读中文的男生那种特有的忧郁气质。他为文,温和平易,如老友品茗,娓娓而谈。读《琐窗闲记》,如置身于秋日的午后,阳光穿过雕着花纹的窗子,如筛子筛过,细细碎碎,洒了一身。于是,记忆深处零散、温暖的物事也随之浮上心头。 第一辑“琐窗闲记”,记录的是一段怎样的岁月?那时候,裁缝是上门包工的。量体裁衣之余,还跟主家衍生出一些故事和枝节。普通人家年节杀猪,再穷,也会请生产小队的年长爷们和街坊邻居一起吃一大锅“猪三腑”。文中的“我”有一个多么朴素的愿望,那就是攒够一毛二分钱,喝上汽水。一双回力球鞋,很不合脚,也生生忍着,为了众人艳羡的目光。物质的严重匮乏并没有消减生活的趣味,因为有人情的温暖,有那个年代孩子所拥有的快乐和自由。今天,物质丰盛,人怎么会越来越浮躁、失落呢?应坚的好处在于他全没有士大夫式的感伤,也不作哲思状,而是揣了一颗童心,兴致盎然地向你诉说。当然,他也不是“一派天真”,有时,会耍点小噱头,抖点小包袱。笔到尽处还给你幽上一默。“他(儿子)印象最深的那道菜也与竹有关,叫‘竹笋烤肉’,他还以此为题写了篇作文得到老师表扬。不过那不是一道菜,而是一顿打。”闲闲一笔,令人忍俊不禁,随后就是一种岁月流逝、人事沧桑的况味。 应坚曾在高校任教中文,后又成了一位新闻工作者。“文以载道”是他践行的社会职责。而且,作为资深主持人,得时刻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他自称人到中年,闲来也学着在工作之余悟知一点天命,怡养一些个人情趣。于是,他着笔的都是小人物、小事件。第二辑的“市井人生”,就是应坚自我感知的一方小宇宙。那些“市井”中的人,于他,或远或近,或陌生或熟悉,且生存状态各不相同。修理花木的、装空调的、搞艺术的、业余做文化讲解员的、靠文字发达了的……他们,有的和作家仅一面之缘,触动了他的内心。有的,相交多年,知根知底。作家的叙述,或是紧扣一幕场景往细处写,或是在几十年的时空中撷取重要的片段,从而,多视角多方位地展示他们的人生。读那些人,不如说是读应坚本人,读出他内心崇尚的质朴的温情以及对普通人坎坷人生不屈精神的敬畏。 应坚有好心态,他总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乐子。“乡土食烩”中,他念念不忘的是家乡永康的吃食:素八宝、麻酥、爆米花、豆腐、切糖……不要说这些特色美食牵系着绵绵乡思,就是最家常的点心如面、饺子等,他都能写出趣闻趣事。在“另眼余光”中,买花、驾车、喝酒、做交通义务管理员……都成了文章的素材。“仁山智水”虽为游记,着力处也不是如画风光、豪情逸致,而是旅游途中的糗事、趣事以及喜剧化的场景。一种感恩、乐观的心态决定了他笔调的阳光,一缕缕扎根于生活细部的文字,让我们感到清新、惬意、放松。 奇怪的是,这部散文集,读的时候心无挂碍,一气读完。读完后,书中的内容,大部分都能回想起来。于是,蓦然一惊,是不是中了应坚的叙述圈套?难道他真是随意涂抹?回头再看《买花记》、《驾车记》、《戏说L君》,分明深谙小说之道。尽管他文字的姿态很低,“三年来,用文字抒情叙事怀旧思亲,也曾认真到日夜颠倒茶饭无味。”原来,这些风趣随意的文字是一位科班出身的人“日夜颠倒茶饭无味”磨出来的。人,难能可贵的是世事洞明后的天真,精心打磨后显现的平实。
|